ZKX's LAB

动作电位超极化的后电位 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区别

2021-04-27知识4

动作电位产生时,峰电位的降支是不是就是复极化的过程?整个动作电位发生的原理 过程 还有离子通道的变化 整个动作电位首先是由极化状态(静息电位)-70mV,发生去极化(上升支)到达锋电位30mV,然后开始降支,降支一直降到-70以下约-90mV(超极化),然后回升到-70mV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的机制)? 当细胞接受到百外界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钠离子瞬间大量内流,这使得静息电位减小乃至消失,称为去极化过度程;钠离子进一步内流可以形成瞬间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称为质膜的反极化,当钠离子内外平衡时,动作电位随即达道最问大值;在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时,钾离子通道逐渐打开,钠离子通道从失活到关闭,答钾离子通道完全打开,这时钾离子的大量外流使得质膜再度极化,以至于超过原来的静息电位,此内时称为超极化;超极化时膜电位又恢复至静息电位。这期间,钠离子通道经历了关闭态-开放态-无活容性态-关闭态的变化过程。

谁知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动作电位相同吗 兴奋在不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经典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与突触间隙。兴奋传导至上一个神经元末梢时,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

#动作电位超极化的后电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