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保护最完整的生态系统

2021-04-27知识2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主要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的国情而提出的。我国虽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浪费严重,资源严重短缺。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我国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3)了解我国资源环境国情,提高环保意识,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反对和制止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落实环保行动,尽量节省使用文具等用品,杜绝浪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爱护换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要关爱生灵,节约资源,善待自然;要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试题分析:(1)建设生态文明是因为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整理回答即可。“美丽中国与城市生态文明”论坛的召开打造生态文明的宜居城市以及其他有关建设美丽中国、城市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新观点、。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绿色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除了文中提到的生物部分外,构成生态系统的另一重要部分是非.

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 生物群落2113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5261的统一整体,叫做4102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态系统1653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上述定义表明:(1)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替,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发展至此,其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即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此时,系统中的有机体将所有有效的空间都填满,环境资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热带雨林就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层现象明显,。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系统的保护#麻辣变形计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