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S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的logo 有什么意义?每种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中国活动 WCS在中国的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乔治·夏勒博士受邀代表WCS进入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的研究保护工作,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乔治·夏勒博士是20世纪伟大的博物学家之一。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他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长期以来,夏勒博士担任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科学主任,在非洲、美洲、亚洲开展先锋性的研究工作。他将深奥的科学研究、公众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许多鲜为人知的动物及其现状告知世人,并协助多个国家的地方政府推动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WCS全球项目在夏勒博士工作的基础上,于1996年在上海正式建立了WCS中国项目办公室,以老虎和藏羚羊为代表性物种,构建WCS在中国的项目。到现在,WCS中国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工作框架,开展了西部保护项目、跨国界的东北虎保护项目、两栖爬行动物项目、野生动物贸易项目以及教育项目。范围涵盖了从关键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公众意识和环境教育、野生动物贸易调查,以及景观水平的规划。WCS注重与政府、社区合作,共同开展长期的野外科学研究,用收集到的野生生物与生态系统的一手信息推动。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物种信息项目 中国物种信息服务(CSIS)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以及大量的特有物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生物资源也在以惊人的速度遭到毁坏,其中很大程度要归咎于信息匮乏。但没有充分的生物分布及生态系统状况等相关信息做依托,我们也很难针对重点区域制定合理的决策。中国物种信息服务(CSIS)数据库始于1996年,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第二阶段开展的项目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物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更新,建立一个全面的物种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为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多年来,CSIS的物种数据和信息的录入更新工作从未间断,它包括了中国物种1万多个物种(全部陆生脊椎动物)的分类、分布、习性等多方面资料,此外还包括陆生脊椎动物物种鉴定、中国的保护地、保护专家、外来入侵物种等信息检索资料。自2001年起,CSIS数据库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2005年以后,CSIS由WCS中国项目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共同合作管理。CSIS面向公众提供了一个平台,无论是否身为专业保护工作者,访客都可以在此搜索并查询相关生物多样性信息及数据,快速便捷地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此外,CSIS也向公众传播生物多样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