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氢原子从n=5 关于巴耳末公式

2021-04-27知识6

氢原子能级的问题

关于巴耳末公式 紫外区内的氢原子光谱不是全部符合公式1/λ=R*[1/(1^2)-1/(n^2)]的.考察所谓广义的巴耳末公式:1/λ=R*[1/(m^2)-1/(n^2)](n>;m)m=1时是莱曼系m=2时是巴耳末系m=3时是帕邢系…m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跃迁的下能级.

一个氢原子从n=5跃迁能发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一个氢原子从n=5能级向低2113能级跃迁最多5261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一个氢原子从41021653n=5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可能的光子从5-4从 4-3 从3-2 从 2-1 共四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 2-1频率最大 5-4波长最大扩展资料为了定量分析物理学上的频率,势必涉及频率测量。频率测量一般原理,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周期变化的特性转化为电信号,再由电子频率计显示对应的频率,如工频、声频、振动频率等。除此之外,还有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声频的测量。测量频率的方法一般分为无源测频法、有源测频法及电子计数法三种。无源测频法(又可分为谐振法和电桥法),常用于频率粗测,精度在1%左右。有源比较法可分为拍频法和差频法,前者是利用两个信号线性叠加以产生拍频现象,再通过检测零拍现象进行测频,常用于低频测量,误差在零点几Hz;后者则利用两个非线性信号叠加来产生差频现象,然后通过检测零差现象进行测频,常用于高频测量,误差在±20 Hz左右。

#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生跃迁#氢原子从n=5#如果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能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