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包括哪些乡镇 截至2019年,雨湖区辖4个镇、2个乡,分别为:鹤岭镇、楠竹山镇、姜畲镇、响塘镇、长城乡、响水乡。1、鹤岭镇鹤岭镇是湘潭市雨湖区辖镇,位于湘潭市北约12公里处,与长沙市岳麓区的坪塘街道,宁乡市道林镇接壤,处于湘潭市和长沙市的中间,是长沙开发大河西湘潭的天然对接点。镇政府驻白马寺。鹤岭镇有公路连接320、107国道,许广高速,长潭西高速,铁路专线与京广铁路、湘黔铁路、沪昆高铁相连。有“中国锰都”之称的湘潭锰矿在鹤岭镇境内。2、楠竹山镇楠竹山镇是湘潭市雨湖区距离最远的辖镇,地处雨湖区西南部,坐落于湘潭、湘乡、韶山三县市交汇处,距市分别为28、23、18公里,市区东与云湖桥镇交界,南与石潭镇接壤,西与湘乡市东郊乡交邻,北与韶山市银田镇依连。3、响塘镇响塘镇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北部,与宁乡县、大河西先导区(岳麓区)交界,与鹤岭镇、姜畲镇、湘潭县云湖桥镇毗邻。1995年撤区并乡,由原仙女、南谷、响塘三个小乡合并为响塘乡,2010年区划调整,由湘潭县成建制划归湘潭市雨湖区管辖。4、姜畲镇姜畲镇地处湘潭市的西大门,是湘潭市最早的建制镇之一。它濒临涟水,320国道、潭邵高速公路、湘黔铁路复线穿越其境,区位优势较为明显。韶山灌渠。
灵宝市历史简介 1,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属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365枢纽地带。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灵宝虞夏时属豫州,商为桃林,周名桃林塞,置函谷关。春秋初属虢,关西属秦。晋灭虢,函谷关东属晋。2,秦置桃林县,属三川郡。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函谷关迁新安县,同年在函谷关故关置弘农县(以弘农涧水得名)。西汉元鼎四年置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丹水、析、商、上洛等十一县。同年在湖关地置胡县。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改名湖县,属京兆尹。新莽改弘农郡为右队,领弘农县。后汉复弘农郡。3,建武二年(26年)划丹水、析属南阳郡。建武十五年(39年)划商、上洛属京兆尹,增湖县、华阴两县。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湖县、华阴9县,后改为恒农郡。4,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湖城县,仍存阌乡县,属河南郡。同年弘农郡更名凤林郡,领弘农、阌乡、湖城3县,属豫州。此时灵宝地区有弘农、朱阳、邑阳、桃林、阌乡、湖城、玉城(义宁元年置)7县。5,中华民国初年属河南省豫。
李泰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1、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目的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采取隔离政策,改封李泰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2、人物简介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泰开始主编名著《括地志》,于贞观十五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