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是氧化数,要详细的 和化合价有什么区别 只有一个氧化数的元素

2021-04-27知识5

氧化数 Fe3O4是一种特殊的氧化物,特殊之处在于里面的两个铁的价态是不同的,它的化学式应写作FeO·Fe2O3一个铁+2价,两个铁+3价,平均价态正好是+8/3. 不是+83,而是+8/3,按4个O,总。

哪些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怎么判断一个元素有没有最高正价? 最高正价其实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按照中学的知识,可能会认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就是这个元素能达到的最高的正价。但其实这样判断是很不正确的。即使是对于主族元素,也有不少例外,比如铯Cs,最外层电子数只有1,但实际上它目前最高能达到正5价(部分内层电子也参与了成键)。对于电子排布更复杂的过渡金属,更是没法通过外层电子数确定它的理论最高正价。所以有正价,就一定存在一个“最高正价”,只是这个最高正价不一定等于外层电子数。在主族元素中,有正价,但正价不能达到自己外层电子数的,只有氧,氧最外层有6个电子,但是最高只有+2价。铯的最高正价可以超过其最外层电子数,比如五氟化铯(CsF5),部分内层电子也可以参与成键,毕竟铯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氙是等电子体,氙能被氧化,那Cs+也有可能被继续氧化。氟没有正价,因为它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没有其他元素能氧化它。如果算上0族元素,不考虑氡这个放射性元素。0族元素外层电子是8。那么氙是有所谓的“最高正价”+8价的,氪最高有+2价。氟化氩很不稳定,但氩的吸电子能力不如氟,所以它应该也有+1或+2价,但肯定没有+8价。而氦氖是元素周期表最右上角的元素(一般不考虑稀有气体的话,氟就是最右上角的。

氧化数的概念?怎么理解它和化合价的区别与联系? 氧化数与化合价在中学阶段可以说是相同的一、氧化数概念和确定氧化数的规则氧化数又叫氧化态,它是以化合价学说和元素电负性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个化学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状态。在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值和电子转移情况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除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外,对于其他物质,往往不易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数;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化合物或原子团,更难确定它们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因而难以表示物质中各元素所处的价态。1948年,美国化学教授格拉斯顿首先提出用“氧化数”这一述语来代替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元素的价数,以便简便地表述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进而表明物质中各元素的氧化态。他规定氧化数用罗马数字表示,以区别于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化合价。以后许多化学研究者对于氧化数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60年代以前,正负化合价和氧化数的概念在许多情况下是混用的。70年代初,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无机化学命名法》中,进一步严格定义了氧化数概念,并对氧化数的求法作出一些规定。这些规定比较严格,但在具体求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时不方便,例如一个化合物中究竟有多少键合电子,。

#只有一个氧化数的元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