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卷轴是中国什么时候发明的 赵城金藏正文

2021-04-26知识3

卷轴是中国什么时候发明的 我国最早的2113书籍是简策和版牍,其次是帛书和石5261头经书,纸4102书的出现,大约在西汉末,东1653汉初年,晋朝时,纸书大量涌现,纸书的形式是卷轴式。卷轴式也叫卷轴装,其方法把若干张纸粘成长卷,用棒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并以此成为中心卷成一束。隋唐书籍的主要形式即是卷轴式。一部书往往有许多卷,为了避免错乱通常用布或其它材料把一部书包裹起来。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都采用这一方式。据记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唐经籍志》描述秘阁藏书:\"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描述内府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筌。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开宝藏》、《赵城金藏》等。

大藏经的代表版本 《象雄大藏经》属于古象雄佛法的佛经,是一部涵盖了哲学、天文、地理、医学、艺术、建筑 等领域描绘古象雄文明的“活字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象雄大藏经》的经书文献资料多达几千部之多,仅《甘珠尔》就有一百七十八部(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内容涉及佛学、哲学、逻辑、文学、艺术、星相、医学、科学、工程等领域),《丹珠尔》有390多部,总汇了藏民族的本土文化知识,是一部相当于古象雄时期藏地的全景式全书。隋大业(605~617)间,幽州(今北京地区)沙门静琬,秉承其师南岳慧思的发愿,于房山雕造石刻大藏经一藏。其目的是防止佛经被焚,借以长期保存。房山石经自静琬始刻,历经隋、唐、辽、金、明等五代(元代时除个别佛教徒对少数经碑作了修理外,刻造工作完全停顿)在刻造过程中,曾得到历代皇室、官员和佛教信徒的捐施和支援。唐开元十八年(730),金仙长公主曾大力施助,奏请玄宗赐给大唐新旧译经4000余卷,作为石经底本,并命西崇福寺沙门智升送往房山石经山交付。因此,房山石经中保留着不少唐代宫廷抄本佛典的原貌。但房山石经没有按照大藏经的编次顺序刻制,而施刻信徒往往凭一已之意愿刻制,如《金刚。

为什么古人要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在古代,论坚固、持久保存的属性,除了石头就是青铜了,不过后者造价太高,所以大凡纪功颂德、颁布宪令、誓盟立约以及一切重大事:-刻在,。

#赵城金藏大揭秘#赵城金藏正文#赵城金藏修复视频#赵城金藏回洪洞广胜寺了吗#赵城金藏修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