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儒学案 姚江学案 为什么说姚江之学江右得其传

2021-04-26知识2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

明儒学案的内容简介 《明儒学案》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

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启蒙思想对中国有何实际影响? 谢@孔鲤邀。明末清初我也只是粗略的了解,并没有专心致志深入浅出的研究,我只能粗略的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明儒学案 姚江学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