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闻韵画欣赏 吴茀之的吴茀之纪念馆

2021-04-26知识1

吴茀之的吴茀之纪念馆 浦江历代文风鼎盛,素有省“书画之乡”美誉。1993年,浦江县党政领导班子作出“让书画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浦江的重大决定,决定兴建名家纪念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吴茀之先生家属徐菊芸、吴唤香、吴瑶仙、张岳建等家属给予热情支持,慨赠了珍藏的吴茀之书画精品80件和书籍遗物多件,为建成吴茀之纪念馆奠定了基础。1994年,吴茀之纪念馆建成开馆,开馆以来,青年峰古塔旁的吴茀之纪念馆每年要接待众多的国内外参观者,尤其是1995、1998、2001年的三届浦江中国书画节成功举办,更使吴茀之艺术有目共睹,诗、书、画也成为大家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吴茀之先生的艺术美在于花鸟传世,以书画传神。他继承传统,革新传统,发扬传统融西于中,博而深美,以花鸟传世,他为花鸟写韵,为鸟写神,神采飞扬,独领风骚,言物写景,壮物抒怀,以格入品,以神为魅,传达思想,讴歌生命,道出一位艺术家和学者对中国民族精神绝妙写照。有法与无法,一与不一,虚与实,繁与简,黑与白,反映了吴茀之国画艺术中所呈现的矛盾,他们的断裂整合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张力,使吴茀之的书画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人物生平简介:吴茀之(1900-1977),初名士绥,字茀之,以字行,改名溪,号吴溪子,。

邵洛羊的生平经历 1917年2月6日,邵洛羊出生在宁波市庄桥镇东邵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并在此度过了三年的童年时光。东邵村地处灵山脚下,山上有北宋大中样符六年(1013年)建造的保国寺,遗存有江南最古老的北宋木结构建筑,四周是一块水土肥沃的平原。尤其年迈祖母的言传身教,使他永不忘怀。邵洛羊的祖父邵开福,兄弟7人,以“荆树花开兄弟乐”分列房名,祖父排行第六,称“邵弟房”,务农,性豪爽,有侠气,但不善治业,年仅39岁即贫病下世;留下二子一女,由祖母徐氏勤俭治家,缝缝补朴,还常外出帮佣,拉扯长大。邵洛羊的父亲邵宝兴是家中长子,为了分担家庭经济困难,14岁即到上海当学徒,勤劳淳朴,聪明逾人,30岁不到已小有成就,拟把洛羊母子接到上海,但祖母生怕“十里洋场”不利于长孙的成长,坚持把洛羊留在乡间,亲自教育抚养。到邵洛羊3岁时,他的父亲在上海商界崭露头角,才把母子接到上海,但祖母仍盼长孙每年有二三个月回乡陪伴。直到邵洛羊7岁入学时,方算正式定居上海,可每春仍得返里省亲,向祖母叩安。在与祖母相处的这一段时期里,老人家勤劳俭朴的生活,正直厚道的品格,给孩提的邵洛羊不啻是做人立品的无上启示。其时,邵洛羊的父亲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大型批发商行。

当代浙江书画家哪些最有名气 1、沙二海:原名徐国庆,别署徐谷庆,号庆翁,自在轩。生于1963年10月,浙江龙游县人;幼承庭训,爱好书法,喜临名家碑帖;出于他在书法领域和国家文化产业化进程中所做的贡献,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及部门的注意。2、沙孟海: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3、凌近仁:晚号桥南老人、半僧。慈溪孝中镇(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曾受吴昌硕、诸闻韵、陆铁夫、钱罕诸人传授,善画山水、花卉。4、沈元魁:名韦,号绮天卢。1931年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称其“笔法挺秀,章法疏朗”。作品发表于《书法》杂志、《中国书画报》,又编入《当代楹联墨迹选》、《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中国当代墨宝集》、《浙江书法篆刻选》等。5、刘惜暗:出生于1909年,原名秾,字酉棣,又名以坊,号戌庵,慈溪洪塘(今属宁波市江北区)人。能诗善书,师事钱太希。

#诸闻韵画欣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