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诗大全500首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2113山尽,黄河入海5261流。欲穷千里4102目,更上一层楼。1653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诗中叙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想要看得远,必须登得高。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诗中所体现的积极的进取态度,使得这首诗多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是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登乐游原唐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并直述自己的感受。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
他为什么叫黄浦江 黄浦2113江:长江下游支流。在上海市境内。5261旧称黄浦,别称黄歇浦、春申江,因4102旧时讹传为战1653国楚春申君黄歇疏浚而得名。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 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始成今日的黄浦江。黄浦江(Huangpu Jiang)位于上海市中部,贯穿上海市,下游将上海市区分为浦西与浦东两大部分,是上海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西部淀山湖口淀峰,其上游分段为拦路港、泖河、斜塘、横潦泾、竖潦泾,至松江米市渡以下始称黄浦江。南宋出现记载,曾名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
吊膀子是怎么来的 膀子即手臂,吊膀子暗指某些勾引妇女的行为。某个流氓看上了一位未出阁的大户人家的小姐,于是加以勾引,小姐上当,流氓便每天晚上“吊膀子”爬到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