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怎么计算? 类氢原子轨道能量计算公式

2021-04-26知识3

氢原子能级跃迁波长和频率计算公式 1、氢原子能级跃迁2113波长:En=E1/(n^2)E1≈-13.6eV ε=h*υ c=λ*υ;5261(ε、E为能量;4102υ为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λ为波长,1653m、n为量子数,即正整数;c为光速)2、频率计算公式:h*υ=Em-En;h*c/λ=E1*[1/(m^2)-1/(n^2)];1/λ=[E1/(h*c)]*[1/(m^2)-1/(n^2)];3、能级跃迁(电子跃迁),电子从某一能层(电子层/电子亚层)跃迁到另一能层。其间,电子完成基态、激发态之间的转变。4、能级跃迁的概念来自于Niels Bohr的氢原子模型。在Bohr-Sommerfeld模型中,氢原子的轨道能级是分立的,电子可以在各个能级间跃迁并放出(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但不能处在两个能级间的状态。这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扩展资料:1、能级公式:En=E1/n2;半径公式:rn=r1·n22、在氢光谱中:n=2,3,4,5,….向n=1跃迁发光形成赖曼线系;n=3,4,5,6…向n=2跃迁发光形成巴耳末线系;n=4,5,6,7…向n=3跃迁发光形成帕邢线系;n=5,6,7,8…向n=4跃迁发光形成布喇开线系,3、其中只有巴耳末线系的前4条谱线落在可见光区域内。4、就是某一固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指定地方的波数目,即5、表达式,可以得到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为:6、式中的传播速度。

计算氢原子的第2,3,4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些规定上的能量. 如果要推导,可利用玻尔理论和经典力学的圆周运动规律列出相关方程进行,过程较多.若是直接应用,则轨道半径是 r n=n^2*r1氢原子能量是 En=E1/n^2其中,n 是量子数(也相当于轨道数),r1 是基态时氢原子的半径,E1是基态时氢原子的能量.r1=0.53*10^(-10)米,E1=-13.6 eV即氢原子的第2轨道的半径是 r2=2^2*r1=4*0.53*10^(-10)米=2.12*10^(-10)米能量是 E2=-13.6/2^2=-3.4 eV同理,第3轨道的半径是 r3=3^2*r1=9*0.53*10^(-10)米=4.77*10^(-10)米能量是 E3=-13.6/3^2=-1.51 eV

氢原子能级公式推导 假设一个原子核为Z个正电荷,电荷=Ze,外围一个电荷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以v的切线速度绕原子核运行,半径为r。可得该电子的离心力要等于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为:mv^2/r=Ze*e/r^2可得rmv^2=Ze^2①该电子的能量等于动能减去库仑力所提供的电位能:E=(1/2)mv^2-Ze^2/r②将①代入②可得:可以得到E=-Ze^2/2r③将quantum的概念导入,代换掉r得:mvr=n(h/2pi)④将①平方然后除于④得:mr=(n^2)(h^2)/(4pi^2)(Ze^2)r=(n^2)(h^2)/(4pi^2)(Ze^2)*m⑤将⑤代入③得:E=[-2(pi^2)*m*(Z^2)(e^4)]/[(n^2)(h^2)]扩展资料:氢原子电子轨道图:上图显示出能量最低的几个氢原子轨道(能量本征函数)。横向展示不同的角量子数(l),竖向展示不同的能级(n)。各种颜色的亮度代表不同的概率密度(黑色:0 概率密度,白色:最高概率密度)。角量子数 l,以通常的光谱学代码规则,标记在每一个纵排的最上端。s 意指l=0,p 意指 l=1,d意指 l=2。主量子数标记在每一个横排的最右端。磁量子数m被设定为 0。截面是 xz-平面(z-轴是纵轴)。将绘图绕着 z-轴旋转,则可得到三维空间的概率密度。参考资料 -氢原子

#类氢原子轨道能量计算公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