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太熙为何许人也,有没有详细资料 两条虞氏后裔史料 一、《江南通志》载:虞太熙,肃子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43334也。任宗丞,与兄太微、太宁,弟太冲,相继擢第。居家以孝弟闻,立朝以名节显。熙宁间陈述古以治经有行荐之经筵以备台阁之选。《宋故扬王荆王府侍讲朝散郎充集贤校理轻车都尉虞公之碑》云:卒以元丰八年十月乙亥,其葬以元佑二年正月辛酉,其寿六十有八。其友丹阳王存为之铭曰:公讳太熙,字元叟,上世自会稽徙江南,为李氏将兵上饶,因为上饶人。祖讳戬,赠殿中丞。父讳肃,以尚书屯田员外郎致仕,卜居于阳羡之荆溪,累赠太中大夫。有子五人,其一早亡,其四皆名文学,举进士。长太微、次太宁与公继擢第;季太蒙,礼部再奏名,不第,弃冠带,晦迹于荆溪之阳。予从其兄弟游四十年,故知公为详。此碑文为《元丰九域志》编者王存撰,由翰林承旨邓伯温书,奉议郎刘照刊。虞太熙,是虞氏迁徙到江西上饶的其中一支,但凭碑铭文字,不足以考证其世系。《通志》所载,与近代发现的碑铭基本符合。仅有兄弟四人的记载,互有出入—即《通志》载“弟大冲”,而碑铭载“季太蒙”。也就是说,通志中虞太熙排行第三,而在碑铭中排行第四,况且还有“冲”、“蒙”的不同—或是虞太熙有。
《宋史,段少连传》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宋史,段少连传》文言文翻译是: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幼年丧父成了孤儿,寄养在外祖母家。舅舅们都是行武之人,很轻视宗道,宗道越发奋厉读书。(宗道)拿着自己所写的专章拜见戚纶,戚纶很器重他。中了进士,做了濠州定远尉,两次调动任海盐县令。县东南原来有小河;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称这个水利工程为鲁公浦。天禧元年,朝廷开始诏令两省设置六名谏官。考核宗道的政绩为上等。两省首先提拔宗道与刘烨担任右正言,谏官的奏章都要通过阁门使才能送到皇帝手中,并且谏官无法与皇帝面陈意见,鲁宗道请求当面与皇帝论事,奏章通过通进司直达皇帝,于是成了定例。宗道从传闻得知的事情,在朝廷上进谏多次,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后来趁回答皇上问话之机,宗道为自己辩解说:皇上任用我,难道只是想有纳谏的虚名吗?我为自己不做事而白拿俸禄感到羞耻,请求罢免我的官职让我离去。皇上反思了好长时间,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后来在大殿的墙壁上写上鲁直二字,大概是想念宗道。章献太后执掌朝政,问宗道说:唐代的武后是个怎样的君主呢?回答说:她是唐代的罪人,差点危害国家。太后默不作声。当时有人。
北宋的宋仁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宋仁宗赵祯,是宋王朝的第4位皇帝。他性格宽厚、仁慈。他在位的41年,是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总体来说,仁宗还是一个勤政爱民:-宋仁宗,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