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攘的解释 \"攘外必先安内bai\"是九一八du事变后民族危亡之zhi时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dao意在内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容\"、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则选择\"反蒋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其最早的出处是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攘外必先安内的最早: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那么政权将会不存在。因此,盲目攘外和安内都是不可取的。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对的还是错的 从历史经验看,攘外必先安内无疑是对的。翻开中国历史,欲攘外必先安内。大汉朝在大举抗击匈奴前干了什么?一面对外和亲,一面对内战争。先消灭异姓王,再打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消灭同姓王。打完内战真正统一了才能对匈奴作战。大唐帝国又怎样?唐初不也向入侵的突厥称臣么?不也要先打内战统一华夏后再大举对突厥用兵吗?再说成吉思汗,早年不也对金国称臣进贡,不也要先把统一蒙古的内战进行到底,然后才能向压迫蒙古人的金国进攻吗?汉唐的赫赫武功和成吉思汗的崛起不都证明攘外必先安内吗?再说说九一八前后的事,我们现在总在说国名正府攘外必先安内,为什么不去看看同一时期的中供的正治纲领呢?无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次年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哪一次中供不是宣称日本的进攻是武装打倒国名正府的大好时机?哪次不是号召借机向国名当进攻?当时中供宣称抗战的前提条件就是先要武装消灭国名当。说到底,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攘外必先安内。1932年1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名当军奋起抵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率先在上海抵抗日军的是第十九路军,此后,国名当调集中秧军精锐第87师、88师和中秧军校教导团组成第5军驰援上海,与第十九路军并肩作战抵抗日军。
如何看待「攘外必先安内」? 1949年到1953年共和国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消极错误的,安内同时攘外,攘外以促进安内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