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韩王安为什么嫌弃韩非 韩非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2021-04-26知识3

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会失败,秦舞阳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荆轲刺杀秦王幕后的策划者是燕国太子姬丹,也称为燕太子丹,太子丹是一个经历坎坷的人,早年在赵国当质子,后来又在秦国当质子,在秦国受到侮辱后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太子丹对于秦国和赵国两国的情况比较了解,而秦国和赵国也是燕国的敌人。秦王嬴政自从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在处理好国内的事务后,就把目光放在了统一天下的战略中,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破了韩国都城新郑,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韩国与赵国灭亡后,秦国吞并了两国的土地,同时秦军进抵易水河南岸,这里是原来燕赵两国的交界,现在就成了秦燕两国的交界,太子丹深刻明白辱亡齿寒的道理,韩国和赵国的灭亡预示着将来燕国的命运,太子丹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和自己的老师鞠武商量如何才能让燕国保存?鞠武建议合纵,太子丹认为不可行,鞠武建议不要收留秦国叛将樊于期,太子丹还是收留了,后来鞠武就把田光介绍给太子丹,田光是燕国的一个游侠,因为年龄大了,不方便自己行事,于是就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这就是有了太子丹与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太子丹最初的意思是:派出刺客假扮成燕国使者接近秦王,然后趁机挟制秦王,逼迫秦王。

韩非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韩非子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6316335怎样的一个人?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同时也是韩国的公子。他和曾为秦相的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比李斯更有能力、更有才华。他见到韩国不断衰弱,内心非常着急,屡次上书给韩王,提出宝贵的强国主张和建议。但当是昏庸的韩王却不采纳他的意见。于是韩非就著书立说,写了十多万言,说明治国之道。而在当时,秦国尚未一统天下,秦王嬴政也还没有称帝,看到韩非的书后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在发兵攻韩时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得到韩非。而韩国不得不派韩非到秦国去,但秦相李斯和姚贾担心韩非来会动摇自己的地位,于是二人向秦王进了许多谗言,秦王多猜忌,于是处死了韩非。但杀了韩非后,秦王见到了《孤愤》、《五蠹》之书后,感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见秦王对处死韩非一事上非常的后悔。从另一个层面也可以看出韩非的思想对君主专制主义富国强兵提供了极为有效的理论支撑。关于大家所熟知的《韩非子》一书,共收录五十五篇韩非的思想精髓,文章说理精密严谨。

#韩王安与韩非是兄弟吗#韩王安为什么嫌弃韩非#韩王安与韩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