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安徽芜湖步行街边上有什么小吃 禁捕与武昌鱼

2021-04-26知识0

安徽芜湖步行街边上有什么小吃实惠好吃的:三姐妹牛肉面,老乡鸡,傣妹麻辣涮?

生鱼片文化的鱼品 鲤鱼是最常用的鱼脍材料。上面提到,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鱼脍是生鲤鱼片,而有文字记录的最早进入饮食市场的鱼脍也是生鲤鱼片。辛延年的《羽林郎》诗,描叙西汉大将军霍光的家奴调戏在酒店中打工的胡女,受到胡女严拒的故事。诗中姑娘唱道:“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辛延年是东汉时人,这首诗说明,至迟在东汉时期,鱼脍已经在餐馆里出现。鱼脍进入饮食市场的时间应该早得多,但没有更早的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到了唐朝,皇帝姓李,“鲤”字和“李”字谐音,唐明皇于开元三年(715年)和十九年(731年)前后两次下令禁捕鲤鱼,事见新、旧《唐书·玄宗本纪》。但这两道禁令并没有认真执行,平民百姓甚至政府官员都照吃鲤鱼不误。《全唐诗》里面,就有数以十计的与捕食鲤鱼有关的诗歌。第一道禁令发布后一年,少年王维在《洛阳女儿行》诗中写道:“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全不给李家天子一点面子。唐敬宗宝历二年(825年)秋天,白居易在苏州剌史任上,到辖区内的松江亭观赏打鱼,他不但不阻止渔民捕捉鲤鱼,而且自已还吃了鲤鱼,有他的《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诗为证:“朝盘鲙红鲤,夜烛舞青娥”(白天吃生鲤鱼片,晚间看歌妓。

中国古代,本该严肃正经的朝会上,发生过哪些荒诞不经的有趣故事呢? 中国古代,朝会是帝王将相文武百官处理军国政务的主要方式,那么在历史长河中,这本身应该严肃正经的重要…

#禁捕与武昌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