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沩山的人文 沩山密印寺历史

2021-04-26知识3

历史真实的法海? 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今江天禅寺)的第二代祖师。法海禅师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后,严持戒律,行头陀百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称为“裴头陀”。法海禅师不仅以苦行著称,而且他还建寺度度众,淡泊名利,成为禅宗史上受人尊崇的一代高僧。与一般高僧的出家经历不同,法海禅师是在父亲裴休指令下出家的。裴休是虔诚的佛教信徒,高僧黄檗希运禅师的弟子。他在亲近高僧,研读教典过程中,知对佛教教理教义深有体悟。裴休任宰相之后,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被皇帝封为翰林。裴休不希望儿子过早涉足仕途,想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来磨练裴文德的心性修养,以磨灭他的道娇气与傲气。一个偶然的机缘,裴休决定将回儿子裴文德送到沩山(今湖南宁乡县)密印寺,跟从当时著名禅门高僧,沩仰宗的创始人灵佑禅师出家。由于裴休宰相在任湖南刺史时,常亲答近灵佑禅师,并长期护持密印道场。因而,当裴休将儿子送到沩山密印寺后,灵佑禅师欣然答应将裴文德收下,不久为他取法号“法海”。

裴休墓的简介 裴休墓 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裴休为唐代孟州济源人,字公美,咸通初年(860)官至吏部尚书,曾任湖南观察使,好佛法,为灵佑禅师奏建密印寺,裴家世奉佛,休尤甚,为灵佑禅师奏建密印寺。晚年退居宁乡祖塔之裴公庵。卒后与夫人陈氏同葬于沩山。自为灵佑弟子,死后即葬于沩山之端山。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周围的石砌墓围及石刻均被破坏,1982年按原貌修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周围的石砌墓围及石刻均被破坏。1982年按原貌修复。1983年,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83]80号《关于公布我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1993年,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湘政发[1993]6号)和宁乡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全国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宁政发[1991]81号),裴休墓的保护范围为:以封土堆顶点为中心,半径15米以内。2004年,在省市文物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宁乡县文物管理所重新维修了裴休墓。恢复了华表、香炉、平台,树立了标志说明,对墓围、墓冢进行了维修。裴休墓位于宁乡县沩山乡清溪村之端山山腰,东距宁乡县城90公里,西距沩山密印寺2.5。

宁乡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作文 我的家乡宁乡是个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的宝地,集“名人、名山、名寺、名泉”于一身.今年我们宁乡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创建中国旅游县的15个试点县之一,这是我们宁乡人的骄傲,更是我们宁乡人大显身手的好机遇.现在,家乡把“密印禅寺、千佛溶洞、四羊方尊、灰汤温泉、少奇故里”整合成“万佛之奇、造化之奇、国宝之奇、养生之奇、伟人之奇”的五奇旅游品牌.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万佛之奇—密印禅寺:密印寺是我国南方一大名寺古刹,就位于我们宁乡人人皆知的大沩山.大沩山奇峰耸立,主峰由数十座丛山环抱,山顶形成天然盆地,海拔一千零七十公尺,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地势险峻,漫山苍松翠竹,林间鸟语花香,溪流泉水清清,滚滚东流,这就是家乡第一河流沩水发源之地.密印寺系佛教禅宗著名寺院,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之祖庭,乃沩仰宗发祥之地.唐宪宗元和二年(807),高僧灵佑禅师来沩山开法,经宰相裴休奏请朝廷御赐“密印禅寺”门额,建立了这座寺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万佛殿)、后殿、配殿、禅堂、祖堂等,占地共9000多平方米.山门高大庄严,为红色三开牌楼式砖石结构建筑,黄色琉璃瓦,中为拱形大门;万佛殿是密印寺内最著名的建筑,全古式建筑,规模宏大,书栋。

#沩山密印寺怎么不要门票#沩山密印寺#宁乡县沩山风景名胜区密印寺#宁乡沩山密印寺#沩山密印寺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