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原则与方法 按照自然环境结构的一致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策的一致性以及保持行政区划完整性的原则。运用最短距离法系统聚类的数学方法,选取指标时,既充分考虑到大区生态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又顾及亚区间的差异性和亚区内的一致性,并遵循充分反映地质环境问题和可操作性原则。按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全省可划分为鲁东丘陵地质环境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地质环境区和鲁西北平原地质环境区3个大区。一、评价目的与原则本次评价是进行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适宜性。从理论上说,全面评价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质环境条件好坏,应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的是地质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不利的则是各种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当前环境地质学科研究的重点是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即着重研究与地质环境恶化有关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和防治。所以本次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从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影响方面,即从区域地质环境的劣势方面,按照“无问题(灾害)即优良”的原则进行评价。二、评价方法的确定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种因素的评价。
为了能够从不同层次上了解和认识地下水功能状况,所以从系统层、功能层和属性层3个层次评价地下水功能(图5-1)。其中,10个属性分成3组分别支撑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地下水功能的自然属性状况;3个功能评价的结果分别是它们对应属性状态的集合,是各属性的综合展现。系统层评价结果是各功能状态的集成表达,3个功能则是支撑地下水可持续性评价的基础。它们评价结果分级与标准,如表5-1所示。表5-1 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分级与标准系统可持续性状况评价结果的分级与标准:该标准是针对地下水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在区域上综合状况的评价分级标准,共分为5级,分别为“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较强”、“可持续性一般”、“可持续性较弱”和“可持续性弱”。其中,“可持续性强”表明被评价的地下水系统处于良好的可利用状况,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基本没有发生问题。“可持续性较强”表明被评价的地下水系统处于可利用状况,但是地下水各功能之间已经存在不和谐问题,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已经出现问题。“可持续性一般”表明被评价的地下水系统处于一般利用状况,地下水各功能之间已经存在。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崔峰第8章环境质量评价EQ=Environmental QualityEQA=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60年代来,世界各国开始注意EQA研究工作,美国在1977~1981年环境科学规划中曾多处提出开展EQA研究。美国、前苏联、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先后提出了用于7a64e78988e69d8331333433626564EQA的水平及变化的多种环境指数。1971年,在美国费城,美国科协主持召开了环境质量指标讨论会;1974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科学委员会在加拿大召开了EQ会议;1969年,美国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首次建立了EIA制度。此后,很多国家建立了EIA制度,EIA成了环境保护的热门领域。国内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是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陆续开展起来,大体经历了(1)初步尝试(1972-1976)、(2)广泛探索(1977-1979)、(3)全面发展(1979-1981)和(4)由现状评价转入环境影响评价(1981以后)四个阶段。我国十分重视EQA工作,1973年以来,开展了很多区域性EQA工作,其中著名的有北京西郊、东南郊EQA;南京城区EQA;官厅流域EQA;渤海EQA等。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EQA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