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国际收支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和货币论的异同 试比较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关于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调节效用的观点。答:(一)弹性论、吸收法与货币论(1)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弹性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
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时,政府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2113差时,政府实5261行货币贬值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4102竞争力并削1653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为了保证国际间汇率相对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规定各会员国只有在国际收支出现基本不平衡时才能够调整汇率。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国际收支平衡。首先,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通过税收乘数或政府支出乘数成倍地提高国民收入,由于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导致进口相应增加。其次,需求带动的收入增长通常伴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后者具有刺激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扩展资料: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当一个国家出现过大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当产生贸易顺差时,代表出口的商品多了,生产力相应提高,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也会增加,大家。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的货币论的基本理论 在上述各项假定下,货币论的基本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达:(1)MS=MD其中,MS 表示名义货币的供应量,MD 表示名义货币的需求量。从长期看,可以假定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等。(2)MD=pf(y·i)其中,P 为本国价格水平,f 为函数关系,y 为国民收入,i 为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pf(y·i)表示对名义货币的需求;f(y·i)表示对实际货币存量(余额)的需求。(3)MS=m(D+R)其中,D 指国内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即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或支持货币供给的国内资产;R。是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它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获得,以国际储备作为代表;m 为货币乘数,指银行体系通过转碾存贷创造货币、使货币供应基数多倍扩大的系数。货币基数又称强力货币。若将m 忽略,可得:(4)MS=D+R(5)MD=D+R(6)R=MD-D上述第6 式,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1)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2)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D)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由于货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多余的货币就要寻找出路。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就会增加货币支出,以重新调整它们的实际货币余额;对整个国家来讲,实际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