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经过哪些发展阶段?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周秦至汉唐。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品德教育,并包含各方面知识。第二阶段,宋至清中叶。这一时期,蒙学教材由综合性读物。
蒙学课本的蒙学的发展 宋代朱熹编的《小学》是最受理学家推崇的一本蒙学伦理书。全书辑录“古圣先贤”的嘉言善行,组成内、外两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门,外篇包括“嘉言”、“善行”两门。因说理深奥,多引古礼,不谐时俗而多难字,在实际的蒙学中流传不广。宋代程若庸的《性理字训》是以浅近的语言介绍朱熹理学的通俗读本。明代朱升曾把它与方逢辰的《名物蒙求》、陈栎的《历代蒙求》、黄继善的《史学提要》合刊,称“小四书”。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分别编写的《小儿语》《续小儿语》是明清时期广泛流行的蒙学伦理课本。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是以学规、学则形式进行封建伦理教育的课本,全书对《论语》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那句话,用三言韵语进行通俗解释,共1080字,好懂易诵,清代中叶以后在蒙学中曾广为流传。其他如宋代吕祖谦的《少仪外传》、宋代吕本中的《童蒙训》,以及《昔时贤文》、《圣谕广训》等也属于这一类。清代王相编的《女四书》(包括汉班昭的《女诫》、唐宋若莘的《女论语》、明成祖后徐氏的《内训》和王相母刘氏的《女范捷录》)以及女儿经,则是供女童诵读,进行三从四德教育的伦理课本。。
蒙学教育对于现在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整体来看,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其一,注意多种功能的统一。启蒙教育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生识字,二是要求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三是使学生懂得并自觉实践传统的伦理道德。这三个目的,在少数蒙学教材中具有单一性,而在多数蒙学教材中则具有复合性。其二,注重学与用的联系。学习是为了应用,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便于学生的日常应用,教材才会有生命力。《急就篇》、《百家姓》等流传于世就在于其内容“泛施日用”、“便日用”。其三,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儿童爱听故事,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东西,喜欢大声朗读。古代蒙学教材适应这一共同的心理特点,在教材中编入许多简短的故事和浅显的诗歌,有的还附有插图,以引起学生兴趣。把讲故事和讲历史结合起来,儿童喜欢听,愿意听。摘自 钱加清《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特点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