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宁食武昌鱼

2021-04-26知识4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三国时代东吴流行于今南京一带的民谣。它反映出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人民,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的东吴朝廷;同时说明作为东吴政权支柱的江东大族,如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和张氏,阳羡(今宜兴市)的周氏,吴兴(今湖州市的沈氏等,也不愿离开他们的势力范围过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孙权虽然于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并且于公元229年在那里称帝,但虽然在江东大族的强烈要求下还都建业。同样,东吴后主孙皓于公元265年又一次执意迁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更强烈的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这一情况说明,到了东吴埋藏,建业地区已经在为众所公认的南方中心。东吴以后,东晋和宋、齐、梁、陈等王朝都相继在这里建都,历史上称为六朝”(公元229~589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什么意思 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游泳就餐,留下了那首中国人熟知的《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意思是刚在长江游过泳 又吃到了这么美味的武昌鱼正是眼前的美味和胸中无限江山,才触动了主席的诗情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句话有什么寓意?求解。 宁饮建2113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5261止武昌居。出自《4102吴孙皓初童谣》,作者佚名。是三国时代1653东吴百姓反对吴王孙皓(公元264至280年在位)迁都武昌而作的歌谣,在当时的东吴百姓中广泛流传。从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难、怨恨和不平。童谣正是通过向往建业、远避武昌这种直率的语言责孙皓。以宁死而不愿留居武昌的激愤之声,揭露了“苛政猛虎”的血淋淋社会现实,控诉了孙皓集团的滔天罪恶,抗议了他们的胡作非为。这首民谣应该看作是弱势群体挑战强权的决心书和生死状。扩展资料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但孙皓的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朝感到惶怖。天纪四年(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孙皓在位期间屡次北伐晋朝,虽然曾在交址和西陵大破晋军,但穷兵黩武耗尽孙吴国力,终在晋灭吴之战中一败涂地。由于孙皓统治残暴,屡有吴将倒戈,同时也导致民变四起。参考资料来源:。

#宁食武昌鱼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