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成由俭败由奢图片

2021-04-26知识8

“成由俭,败由奢”的说法对吗?(初一的哦,多一点的) 成由俭,败由奢为了深入阐述人们事业成败和对待物质生活态度的密切关系,便子孙后代理解“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司马光引用了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的话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具体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说,“共”即“同”,即“相通”。“俭,德之共也”,这是说,凡是有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人,都是以俭朴、恭俭做基础的。因为俭朴,一个人就不会有过多的欲求。有学问的人欲求少,就不会被物质追求所奴役,就可以沿着正道行事,一般的人欲求少,就能行事谨慎小心,节约开支,避免犯罪,富裕家室。因此说,一个人的良好品德来源于生活的俭朴。一个人生活上追求奢侈,必然会有过多的个人欲望。有学问的人个人欲望过多就贪图荣华富贵,走上邪路,很快招来灾祸,一般的人如果有过多的个人欲望,就会贪得无厌,任意挥霍,以致家破人亡、身败名裂。假如这种人一旦当了官,肯定会大收贿赂;要是平民的话,也必定会沦为盗贼。因此说,奢侈是最大的恶德。为了进一步向子孙后代说明“俭”和“奢”与事业成败的利害关系,司马光又列举出历史上“成由俭、败由奢”的正反两方面的具体事例,让子孙后代品味其中的道理。他说,春秋时宋国的上卿正考父,生活俭朴。

成由节俭败由奢的例子?人物事例 典故来自《韩非子.十过》,秦2113穆公5261有一次问由余:“你说,古代君主使国家兴4102盛和覆亡的原1653因是什么?由余回答说:“由于勤俭而使国家兴盛,由于奢侈而使国家覆亡。正例:汉文帝以崇尚节俭,力戒奢侈,遂有“文景之治”。(汉文帝的节俭轶事有很多,可参看http://cdrb.cdyee.com/html/2012-09/15/content_313312.htm?div=-1)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他涉足的行业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几乎无所不包,真可谓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但他在生活上却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他上下班从来都是挤地铁,对于他来说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打车上班。他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上百元的。这位被称为香格里拉之父的大老板,办公室被客人们戏称为鸽子窝,书桌与沙发仍是十几年前的款式,他说整洁即好;他从不坐高级轿车,他说公司的宝马与林肯是为外宾及专家服务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在2006年度美国《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580亿人民币排名第1位。对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皮鞋坏了,李嘉诚觉得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

“成由俭,败由奢”的说法对吗?多一点的) 成由俭,败由奢 为了深入阐述人们事业成败和对待物质生活态度的密切关系,便子孙后代理解“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司马光引用了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的话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具体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成有节俭败由奢#以俭立名以奢自败的意思#成有勤俭败由奢#勤由成俭败由奢出处#勤由节俭败由奢由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