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在长江上游还是下游? 赤水河为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赤虺河,川、黔、滇3省界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芒部,流经滇、黔、川边境,于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干流全长523公里,二郎镇以上为上游,复兴。
赤水河的水文特征 赤水河流域水文工作开展较早,1941年导淮委员会治河工程局在干流上茅台、赤水设水文站,为整治滩险而设淋滩等19个水位站。建国以后,省水文总站在干流恢复赤水、茅台水文站,并新建赤水河水文站和大河水位站,有3-38年实测水文资料,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较严重,茅台站平均年悬移质含沙量为1.35千克每立方米,下游段较轻,赤水站平均悬移质含沙量减为0.927千克每立方米。赤水河为山区性质的河流,洪水暴涨暴落,峰高历时短,洪枯水位差上游为12米,中下游为7-9米。赤水河流域气候地域差异较大。上段三岔以上为暖温带高原气候,气温稍低;中下游四川盆地丘陵地带,则具有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的特点,河谷内气温较高。流域内年降水量一般为700~1100毫米,主要集中于6~9月(约占全年的70%)。赤水市宝源站(1965年)年降水量为1643.6毫米,是流域内年降水量最大记录;干流毕节县赤水河站(1960年)年降水量仅534.8毫米,是域内年降水量最小记录。赤水河上源云南省镇雄县洛甸河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05亿立方米,最小年份(1987年)的年径流量只有2.16亿立方米,至中段贵州省仁怀市茅台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增为34.6亿立方米,最大支流牛渡河(桐梓河)二郎坝站多年平均年。
四渡赤水的详细过程 四渡赤水的过程一渡2113赤水,集5261结扎西,待机歼敌。4102二渡赤水,回师遵1653义,大量歼敌。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并摆脱敌人。拓展资料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