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简史、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变迁 昆仑山系是在经历了地质历史的各期构造运动之后,最终形成于华力西期。在此之后的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中,山峰又进一步剧烈上升,昆仑山北麓的塔里木沉降带则相对沉降。在这种强烈的上升与下降运动中,山体再次遭受巨大外营力的剥蚀改造,大量的碎屑物质倾泄到北部地区。第三纪末期,在经受了新构造运动的剧烈活动期后,地壳运动处于暂时的相对稳定阶段,此期气候寒冷,已进入冰期,昆仑山北坡形成了大规模的积雪、冰川。冰川在沿自然地形向下运动中,使已被构造运动破坏的古老岩体再遭剧烈剥蚀,导致原始地形形态的极大改变和伴随冰川而来的大量碎屑物。到了早更新世初期,气候逐渐转暖,开始进入间冰期。冰川、积雪的消融,汇集为蕴含巨大动能的冰水流,携带大量冰川掘蚀之产物,堆积于北部山前地带以至更远的地方,同时,在山区的第三系和更老地层的剥蚀面上,发生着就地堆积,形成了今日所见分布甚广的西域砾岩。该岩组是以泥、砂、钙质胶结或半胶结的卵砾、砂砾层为其组合特征的。砾石大小混杂,层次不清,向北颗粒渐次变细,并显示出流水作用的特点。砾岩层的岩性特征显示了地层生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早更新世末期、中更新世初期,冰后期的冰水作用仍在。
构造运动机制对可容纳空间变化的影响 构造运动不但影响沉积盆地的形态,也直接影响着可容纳空间的变化,特别是陆相断 陷盆地的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受构造运动控制更加显著,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演化不仅 都受控于构造运动过程中不同级次的幕式活动,而且构造因素还会通过改造地貌特征等方 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剥蚀速率、沉降-沉积速度、沉积物类型、沉积物供给速率,甚至 局部的气候条件,因此,构造运动是控制盆地、特别是断陷盆地可容纳空间变化机制最重 要的因素,受构造运动可容纳空间变化机制控制的层序一般为高级别的层序,如超长期和 长期旋回层序,抑或二级和三级层序。以断陷湖盆为例,构造运动对可容纳空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边界断层的活动和基底及 体系域形成过程的关系模式的整体升降。原地式断陷边界断层主要从垂向上来扩大盆地的 可容纳空间(水体加深),而后退式断陷边界主要从横向上来扩大盆地的可容纳空间(水 域扩大)。由于断陷湖盆基底构造沉降作用往往是呈幕式旋回性的,每一次幕式旋回并不 是单一的加速沉降或减速沉降,更不可能是简单的匀速沉降过程。为了讨论方便,通常采 用分段函数来刻划一次幕式的基底构造沉降过程。理论上,一个构造幕式旋回可被划为4 个沉降时期:静止。
中间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大气如何运动? 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在中间层底部,高浓度的臭氧会吸引紫外线使平约气温徘徊在-2.5℃左右,甚至会高达0℃左右.但随着高度增加臭氧浓度会随之减少,所以在中间层顶的平均气温又会降至-92.5℃的低温.因此,通常在中间层顶附近,是大气垂直结构内最低温的部分.但于中间层的平均气温递减率却比对流层的小,虽有少部份的对流活动发生,但相对地都较稳定,甚少发生高气压、低气压的现象.亦因为中间层的大气密度非常之低,所以这层的热力构造主要由氧分子把太阳的紫外线吸收进而把大气加热,与及二氧化碳放射出红外线而冷却两者的平衡去决定.冬季时,大气重力波破碎在这一层输送向西的动量,如同施加向西的拖曳力.为了平衡这一拖曳力,大气必须朝极地经向运动获得朝东的科氏力.这一由夏极地到冬极地的经向运动造成了夏极地的大气上升,绝热膨胀冷却;冬极地的大气则下沈,绝热压缩加热.这一环流对温度的影响超过了太阳辐射加热,因此中间层顶的温度反而是阳光直射的夏极地最冷,无阳光的冬极地最热.因此,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