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是什么意思 意思2113是指所得到的东西得到满足,知道5261适可而止,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4102多少。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1653的人永远不知道知足,人都要学会知足,学会适可而止。扩展资料:1.知足指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语出《道德经》。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满足,进而追求,定招灾祸。知其足,不追求,安于所得,无为无德,反而常常满足。知足才能避免灾祸,才能全生保身。2.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老子》:“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3.《庄子·让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4.汉 刘向《列女传·王章妻女》:“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流涕时耶?5.唐 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叹 疏广 之知足,慕 祁奚 之请老。6.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东吴据六郡八十一州,民强国富,犹且不知足耶?7.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入虎穴焚岛巢,则主济楼船之水军也!(袁可立)功成身退,日与父老欢饮,则疏太傅之知足不辱也。8.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知足常乐,不愿乎其外。9.茅盾《尚未成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是什么意思? 译文:所以能够知道欲2113望有度,不5261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4102满足。出自春秋时期1653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译文:统治者如果遵循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就可以让战马退还到田间里去耕粪田;不遵循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则战马在郊野战场产下马驹。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罪恶了,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恋想得到更大的过错了。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扩展资料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在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灾难。对此,老子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他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欲太强。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求统治者知足常乐,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他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政权,也有的是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观点有两个问题,一是引起战争的根源;二是对战争没有加以区分。参考资料:—道德。
怎样理解《道德经》中的“知足者富” ? 知足者富引自老子的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国学大师-李-冠-论讲解:从上下文来看,把知足翻译成现代文知道满足显然是相当牵强的.我认为更切确的说法应该是知道行动.就是不懒惰的人富有.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应该是对比.知足者、强行者,不失其所者、死而不亡者,感觉不像是对比,有并列的意思,怎么理解都行吧.不过你这个理解确实有点牵强了,“足”代表行动的意思,好像不多见.而且与后面那句强行者有志的意思也重复了.其实我一度把知足者与强行者也理解为对比,“知道了就满足的人是富有,坚决去实践的人才有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