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后可以考空气动力学吗? 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它是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学科。我国有一些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空气动力学的概念? 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空气或其它气体中运动时而产生各种力。空气动力学为流体力学在工程上的应用力学,特别讨论在马赫数大于0.3的流场情形。空气动力学因为讨论的状况接近真实流体,考虑了真实流体的黏滞性、可压缩性、三维运动等特点,所以得到的计算方程式比较复杂,通常为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式形式。这种方程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难以求得解析解的,加之早期计算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当时大多是以实验的方式来求得所需的数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大量数值运算来求解空气动力学方程式成为可能。利用数值法以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求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得到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从而省去了大量的实验成本。由于数学模型的不断完善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已经可以采用电脑模拟流场的方式来取代部分空气动力学实验。空气动力学问题的求解依赖于气体在三个方面的守恒:质量守恒:只有在气体的速度高至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时此定律才会失效。动量守恒: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可得。能量守恒:在不考虑粘性时,即机械能守恒;在必须考虑粘性的情况下,即机械能和热能的守恒。
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 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对鸟或弹丸在飞行时的受力和力的作用方式的种种猜测。17世纪后期,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Huygens)首先估算出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阻力;1726年,牛顿(Newton)应用力学原理和演绎方法得出: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正比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和物体的特征面积以及空气的密度。这一工作可以看作是空气动力学经典理论的开始。1755年,数学家欧拉(Euler)得出了描述无粘性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即欧拉运动微分方程。这些微分形式的动力学方程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积分,得出很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如伯努利方程。法国力学家J.le.T.达朗贝尔在不考虑黏性影响的情况下,得到运动不受阻力的佯谬(达朗贝尔佯谬),这一结果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纳维(Navier)和英国的斯托克斯(Stokes)提出了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后称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到19世纪末,经典流体力学的基础已经形成。20世纪以来,随着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空气动力学便从流体力学中发展出来并形成力学的一个新的分支,这一过程中冯卡门对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航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飞行器所需要的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