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吸收合并产生的商誉 企业合并商誉如何产生的

2021-04-25知识4

合并中的商誉 非同一控制来下1、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视情况分别确认为商誉或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时,差额借:商誉,小于时,差额贷:营业外收入。2、控股合并,与吸收和源新设合并思路相同,不同的是,购买方仅确认长期股权投资,不将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并入购买方相应科目;只百在编制购买日合并报表的时候在报表中确认商誉或损益(只调报表不调帐度);被购买方不调整账面价值,由购买方作为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是时候按公允价值调整在实际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是把母子公司的相应数据相加问的,但因为有关联方交易,所以需要编制抵消分录对报表进行调答整,所以在做抵消分录时会涉及到商誉或损益的确认,但只作为调整合并报表的依据,不对账面进行调整

企业合并商誉如何产生的 合并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合并企业所支付的合并成本大于所享有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应享有被合并方企业可辨认净资产。

1、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2、权益法产生的负商誉 首先明确企业合并准则规定的是从非控制到控制的经济业务过程所对应的财务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实际上不是正常的购买行为,而是同一集团内部资源的重新分配,因此使用帐面价值确认,不确认商誉。后者属于正常的购买行为,因此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同时必要时要确认商誉。至于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只是合并的两种方法,唯一的区别就是收购完成后被合并企业是否仍然存在。前者仍然存在,因此存在收购方单独报表以及收购方与被收购方的合并报表;后者不存在合并报表(因为被收购方已经没有了),只存在单户报表。于是存在以下结论:控股合并下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合并报表=吸收合并下收购方单户报表先写到这里,有工作,回头举例子!不好意思,刚刚有点空了。举个小例子,A公司以兑价1000元收购B公司100%股权,B公司帐面净资产500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700元。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控股合并A公司本公司报表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A公司合并报表借:商誉 300B公司各项资产公允价值贷:B公司各项负债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 1000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吸收合并只存在A公司本公司报表=以上合并。

#吸收合并产生的商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