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我们应该从1939年日军在“诺门罕”战役的失败中汲取什么经验教训? 大日本帝国的陆军怎么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相提并论。也就是在亚洲战场,日本陆军能趋于不败之地。若是换到苏德战场上,日军的坦克就跟铁皮水桶一样。大日本帝国一直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为榜样,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地理位置,都和大英帝国相似。然而大英帝国是靠强大海军建立起了自己的日不落帝国,其陆军与欧洲列强很有距离。可是日本则不同,由于日本战略矛头长期指向我天朝内陆,所以必须有一只强大的陆军作为后盾。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大获胜,使得大日本陆军方面信心十足。就是因为这样,日本不仅要在发展强大海军的同时,还要发展强大的陆军,以确保建立大日本帝国所构筑的大东亚共荣圈。从战略角度看,日本在努力也无法达到英国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辉煌。毕竟在特定的历史、特定的时期、所产生的特定产物是不可复制的。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诺门罕战役 诺门罕战役一役日本成了惊弓之鸟。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维持经营东北军,却又坐着不打。为什么?
苏联和日本之间的诺门罕战役谁赢了?双方之间的伤亡有多大? 诺门罕战役战役是1939年5月11日至1939年8月27日,苏联和日本边界冲突的最终役。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军在满洲西北部和蒙古国交界处挑起诺门罕事件,最终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直至苏联在二战后期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前,双方均保持和平态势。根据解密档案显示,苏联有9703人阵亡、1.5万人受伤。而日军则有844人阵亡,8766人受伤。图、诺门罕事件中的苏联坦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满洲事变,并对满洲进行全面占领。在签署《日满议定书》后,日本开始对满洲增兵,并对加强了战备建设。苏联一看势头不对,在1933年也在边境大兴土木,并大举增兵,防的就是日本的突袭。在实际的驻扎上,苏联驻兵约23万人,而日本也陆续进驻约5万人。而日本这对苏联兵力有严重误判,他们认为自己有苏联的八成兵力,其实只有三成左右。野心膨胀的日军在1939年3月13日挑起了第一次诺门罕事件,关东军小松原师团率先发起进攻。苏联方面根据《苏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开始介入展示,日军空军经过2天激战便夺取了制空权,初尝甜头的日军决定扩大战事,并在第一次诺门罕占得先机。失败的苏军并不肯善罢甘休,休整半年后开始向诺门罕附近增兵。斯大林下令执行反攻计划,并决定朱可夫担纲总指挥。回过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