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评估

2021-04-25知识6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一般有以下护理常规: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脉搏、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若氧饱和度的指标进行性下降,常提示患者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

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子爱学习危重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46431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

如何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风险评估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一、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变化快,年轻护士专科知识不足,没有预见性,容易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医疗纠纷。2.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发展到不可逆性,导致患者死亡,亲属往往对导致患者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而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加深医护人员和亲属之间的误会,引起医疗和护理的纠纷。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过分关注,工作稍有不慎,会引致家属的误解和不满,同时,患者患病的自然过程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能会使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4.人为的失误(1)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处理。如常用抢救设备没有定时检测,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抢救仪器、机械突然故障。(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必须保证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它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疾病治疗护理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二、安全护理制度1.制定完善医疗护理规章制度(1)护理等级制度 必须落实护理等级要求,危重患者15min-30min巡视1次,对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2)。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