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都提出了哪些有成效的措施 精准扶贫,将扶贫瞄准机制精确到“农户”层面。在这一阶段,有很多扶贫创新,主要为: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县到村,现在到户;创新扶贫。
根据市县扶贫成效考核“四合一”实地核查工作中有好的村“两委”班子指标要求 两委班的要有政治过硬,技术过硬的协调能力强的人。
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是否有指标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扶贫成绩都是很显著的,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主导。在政府主导下,很多扶贫项目能够得到落实,但在这样的扶贫路径下,也难免会出现各种与行政有关的问题。常年刊发读者来稿的《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就有很多对扶贫问题的反思。比如“建盆景”、“造花盆”,把扶贫变成政绩工程;比如为了所谓公平而“轮流坐庄”,让扶贫变成了分钱分物;再比如扶贫政策不到位,大量资金“打水漂”。这些具体问题都说明,在扶贫的“中国模式”下,领导干部的能力与态度以及对扶贫工作是否重视,决定着扶贫的成效。也正因此,扶贫的大方向明确、大目标确定之后,需要的是在落实中提升领导干部的扶贫绩效。如何评价干部的扶贫绩效,显然,扶贫考核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大扶贫在考核中的比重,在“能上能下”的原则下,让领导干部的利益与扶贫的业绩“绑定”。既讲责任,也讲制度,还讲利益,才能让扶贫工作在领导干部的日程表中排在更靠前的位置。另一方面,精准扶贫,也要“精准考核”。这需要进一步明确考核的指标体系,既包括经济增长、脱贫人数,也包括民生内容、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防止仅仅考核侧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