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复合材料怎样解决翼尖气动弹性发散问题? 复合材料前掠翼的气动弹性分析和气动优化

2021-04-25知识7

复合材料怎样解决翼尖气动弹性发散问题? 前掠翼低速性能好但阻力很大 而高速飞行时翼尖受力是最为明显的 如果用硬式金属机翼 翼尖直接就卷了 金雕验证机用的是自适应式前掠翼 强度很高 最重要的是这种机翼是软的 。

前掠翼技术的完善 1947至1948年,苏联对LL-3前掠翼实验机进行了测试,该机以火箭为动力,最大速度为1150公里/小时(0.95马赫)。【穿音速】(未达音速0.8倍为次音速、音速0.8~1.2倍上下为穿音速、音速1.2~5倍为超音速、超过音速五倍以上为高超音速。因为结构上的问题无法解决,在其后数十年间,苏联没有什么进展,美国也不例外。进入20世纪70年代,两项科研成果给前掠翼飞机的研究带来了转机,这就是复合材料技术的进步和机翼刚性分布计算机计算法的应用。前者为前掠翼提供了更轻、更强的结构,可使机翼在扭曲时不至于折断,后者则使机翼在面临离散效应时能够只弯曲而不扭曲,这就解决了因机翼扭曲而造成的负面气动效应问题。在此基础上,苏联改进了以米格-23和苏-27作为研究对象的前掠翼风洞模型设计,为进行前掠翼战斗机设计的苏霍伊设计局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试验数据和经验。同时,苏霍伊设计局自己也制造了1架前掠翼滑翔试验机,用以验证大迎角飞行能力以及失速、螺旋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前掠翼战斗机维持大迎角飞行的时间可达到苏-27的3至4倍,而苏-27则具有相当出色的大迎角飞行性能。1970年代以后,出现了利用复合材料结构的弯扭变形耦合效应(即通过布置不同纤维方向铺层)。

后掠翼和前掠翼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机翼各剖面沿展向后移的机翼称为后掠翼,这种机翼的外形特点是,其前缘和后缘均向后掠。机翼后掠的程度用后掠角的大小来表示。与平直机翼相比,后掠翼的气动特点是可增大。

#复合材料前掠翼的气动弹性分析和气动优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