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明儒学案中王阳明

2021-04-25知识0

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的意思是什么? 在《明儒学案》中,梨洲曾搬用蕺山这一整段话来解“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20].他还根据蕺山的这一说法来分别蕺山自己的“无善而至善”之说与阳明的“无善无恶”说.他说:“《人谱》谓‘无善而至善,心之体也’,与阳明先生‘无善无恶者心之体’之语不同.阳明但言寂然不动之时,故下即言‘有善有恶意之动’矣.”(梨洲在《蕺山学案》中的案语.《黄宗羲全集》第8册,页925.)还说:“(阳明)所谓‘无善无恶’者,无善念恶念耳,非谓性无善无恶也.”(《明儒学案》卷58论顾泾阳之学处.《黄宗羲全集》第8册,页732~733.)梨洲是承其师蕺山之说,而蕺山又可能是承其师许敬庵之说.因敬庵曾说:“‘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盖指其未发廓然寂然者而言之.”(《明儒学案》卷36.《黄宗羲全集》第8册,页128.)下面参以梨洲之说,对上面蕺山这段话加以分析.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

阳明学派的崛起原因 王阳明在世时,其学术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和为一部分人所接受,但还不是很广泛,而且不时遭到朝廷内外的攻击和责难,更被程朱理学的信奉者斥之为“伪学”,攻之为“异端”。明朝中叶以后,随着程朱理学日益失去控制人心的作用,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才逐步左右思想界,风靡一时。在教育领域里,程朱学派养成的教育传统窒息了自由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把熟读朱熹注的“四书”和《性理大全》等书,奉为金科玉律,不敢稍有出入,否则被诬为离经叛道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61303130。“王学”的出现,要求人们摆脱程朱学派章句语录的桎梏,“反求诸心”,追求自己智慧、道德的灵光,这在当时学术界确实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王学”将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说教臻于系统和完善,而且具有简易明白、通俗易懂的特点,更便于推行和传播,所以也深得封建统治阶级青睐。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任何一种新的和具有革新性的学术、思想流派的崛起和确立,其权威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作为“王学”的创始人和学派的首领,王阳明是充分具备这些条件的。王阳明在政治实践、教育实践和学术成就方面,如果按封建主义的标准来衡量,在“立功”、“立德”、“立言”等要求上都是堪称楷模的。

#明儒学案中王阳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