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是诗词中的“”对偶”?因何而得名?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是对偶

2021-04-25知识3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哪里?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剪梅李清照的修辞手法 拟物,对偶,设问2113的修辞手法。一剪梅【宋5261】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4102秋。轻解罗裳,独上兰1653舟。对偶云中谁寄锦书来?设问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偶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偶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下阕)后两句运用拟物手法,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化,表现了离愁的难以排遣,成为千古名句。

什么是诗词中的“”对偶”?因何而得名?谢邀对偶是汉语修辞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在汉语中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哪首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什么意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是对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什么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