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阿玛蒂亚·森于哪一年获得诺贝尔奖 阿马蒂亚 森所区分的自由

2021-04-25知识3

阿马蒂亚?森将贫困定义为,剥夺了一个人自由选择他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基本能力。这是一种 参考答案:B

阿马蒂亚·森的论争传统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是阿马蒂亚·森的一部论文集,讨论的问题广泛涉及印度的社会、文化,历史、哲学、宗教、政治、教育、文学等很多方面。这部书的专业性虽然不那么强,但仍旧不乏作者撰写学术著作所一贯具有的文雅之风和雄辩之气。全书分作四编,各有四篇文章,书名所用的,便是第一编第一篇的篇名。如此冠题书名,显然表明森对于印度人“争鸣”传统的重视非同一般。而这种重视,当然自有缘由:在他看来,争鸣的存在,固为民主政治的特征之一;若问源流,则争鸣也是民主政治的滥觞。依照印度人的经验,他为我们展示出这样的社会发展逻辑:争鸣—宽容—民主政治。如前所述,阿马蒂亚·森深切关注民主问题。《惯于争鸣的印度人》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长文《作为普世价值的民主》中有关印度部分的延展,内容自然也大为丰富。他在文中提到的史实,以及他所提出的观点,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森将印度人喜好并且长于辩论的传统追溯到公元前8 世纪开始的奥义书时代,乃至更早的吠陀时代。诸奥义书可称婆罗门教的哲学性的论著。它们讨论祭祀仪式、物质、灵魂和人生奥秘等问题,意在寻求终极真理以及可以使人获得解脱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于当时婆罗门祭司擅权腐化,祭仪繁缛现状的反动。

阿玛蒂亚森怎样认识饥饿与饥荒的关系 森对于饥荒问题所做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出版于1981 年的《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一书中。在这部书里,他向从未遭到质疑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这种观点认为造成饥荒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食物短缺,故往往发生在旱灾或洪涝灾害之后。通过对1940年以来发生在印度、孟加拉和非洲撒哈拉等贫穷国家和地区数起灾荒的实证研究,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例如 1974 年孟加拉国饥荒,就是由于当年该国发生水灾引起食物价格飞涨,农业工人的就业机会急剧减少,收入大幅降低,使得他们无力购买粮食,从而陷入饥饿境地造成的。他认为,要想彻底弄清饥荒的形成机制,必须仔细分析不同的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影响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进而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致使某些群体连果腹这样应得的基本社会福利都无法获得。

#阿马蒂亚 森所区分的自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