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因素实验的实验设计 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水平相互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包括Xa和Xb两个自变量的设计,叫做双向析因设计,简写为A*B因素设计。(A*B*C因素设计)例子:有三种小学语文教材,为检验其在不同教学方法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四种教学方法,即课堂系统讲授、通过典型课文进行重点讲授、课堂系统讲授结合学生游戏和活动、通过典型课文进行重点讲授结合学生游戏和活动。利用交叉分组的方法得到十二个处理(3*4),经过一段教学后,在每个处理中抽取被试进行测试。完全随机化多因素实验设计(Complete randomalized multifactors experimental design):根据自变量及每个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处理)的多少进行随机分组。在2×2因素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因素A、B,每个因素又有两种水平,共有4种可能的处理,即A1B1、A1B2、A2B1、A2B2。这就必须随机地把被试分为4组,每组接受一种处理,随机化完全区组多因素实验设计(Random-groups multifactors experimental design):需在2×2因素设计中选一组被试,让每一个被试都接受4种处理,在次序上哪个人先接受哪种处理用随机法决定,这样,每一个人。
随机区组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有什么区别? 能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为例来说明吗?Fisher 在1925年就提出了实验设计中三大著名原则:随机化(randomization),重复化(replication),区组化(blocking)。。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实验设计的基本2113类型有三种,分为因素5261设计、准实验设计和4102非实验设计1653。1、因素设计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单因素设计简明易行,但由于实际生活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通常为多个,所以当情况比较复杂时,最好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2、准实验设计研究者事先认识到某些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却又难以在实际妥善控制时,可采用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的主要特点是没有采用随机化程序,即被试的选择和编组、处理分配等都不是随机安排的。3、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确定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非实验研究的方法很多,如自然观察法、相关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和传记法等。扩展资料实验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对变量的控制,是在控制条件下有效地操纵或改变自变量,使因变量(即反应变量)的变化得到观察。例如,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时,实验设计者应安排使其他条件尽量相同,如选择家庭和学校环境相似、学业基础相似,年龄相同的两组儿童,只控制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考查二者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的优点1、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从而减少实验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