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在每个人都面临着职场的压力,每天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为的就是升职加薪。那么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古代,那些整天抱着圣贤书,通过科举的独木桥,成为御街夸官的进士的才子们,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职场呢?
明朝的中央行政机构
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官制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就以距离我们较近的明朝来进行了解,因为明朝官制总结了汉唐和宋元的很多优势,进行融汇和总结,堪称古代制度的巅峰。明朝官制分为中枢和地方官制度。明朝的中央行政的核心机构分为四个,最高权力为内阁,一般为一到七人不等,常设三到五人,以皇宫中的六座宫殿冠以头衔,分别为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初设时品级为正五品,后期又兼任六部尚书,加三公三孤头衔,所以品级均在正二品以上。
内阁之下的行政机构为六部,分别是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吏部。各部均设尚书一名主管本部事物,正二品职衔;左右侍郎各一人,协助尚书处理本部事情,正三品职衔;六部下有设置数量不等的清吏司,户部、刑部下设十三个清吏司,其他四部为四个清吏司,每个清吏司有郎中一人,主管本司事物,正五品职衔;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从六品,分别协助本司事物,另有杂官等不入流官吏,以非科举出身的官吏充任。除内阁、六部等核心权力机构外,中央还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一个是都察院,另一个是六科。都察院以左都御史掌管,另有右都御史,都是正二品官员;下设数量不等的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职衔;还有同样数量不等的左、右佥都御史,职衔为正四品;都察院还有数量庞大的十三道监察御史,满员的情况下多达一百一十人,为正七品官员。
六科对应的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专门进行监察百官,甚至还包括宫中的皇帝,六科设都给事中各一人,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为从七品,另有数量不等的给事中,同样为从七品。以现在的国家机关来对比,基本上内阁就相当于国家的常委班子,而六部就是国务院的各部门。都察院和六科,是现在最高检和纪委的联合机构,这些都是权力极其强大的机构,我们拿出来说,其他一些国子监、詹事府、五寺等权力较弱的机构我们就不做介绍了。
明朝的地方官员
明朝在地方上设置布政司(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全国有十三个布政使司,每个布政司设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品级与六部尚书相当,为从二品大员,下设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协同处理一省政务,参政为从三品,参议为正四品官员,为一省行政长官。各省还设置有提刑按察使司,其长官为按察使一人,位同布政使,为从二品,下属设置按察副使、佥事等管理,负责一省刑事案件的审核处理事务。省的下一级行政机构为府,各府又设置知府一名,同知一名,通判一名,掌管一府的行政、教育、财政事务。到府这一级的品级划分就较为负责了,天下各府分为三个等级,以每年能征收的赋税进行划分,二十万石以上的为上等府,知府为正四品,下级的同知、通判配备齐全;二十万石以下的为中等府,知府就降为从四品了,下级官吏时常会有缺额不补的情况;十万石以下的为下等府,知府为正五品,下不设同知,仅有通判官。
府下一级的机关为县,各县设置知县、县丞、主簿各一名,知县一般为正七品官吏,进士出身,县丞、主簿一般为八品以下官吏,一般进士官是不做的,大多以举人充任。在府和县的中间,还有一个行政机构为州,分两种,一种是直隶州,由省里直接管辖,知州的地位相当于知府,一般为五品左右官员;另一种为属州,地位与县相当,但是知州一般为六品左右官员。到了地方官制上,名单和现在就比较相近了,只是叫法不太相同罢了,布政使基本就是现在的省委书记和省长的综合体,按察使基本就是现在的省高院和省检察院的合体;府一级与现在的地级市相当,县一级单位,我们现在一直在使用。
古代官员的升迁考核
明代官员的考核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考核方式,定期考核地方官每三年进行一次,称为“大计”,而在京官员则每六年考核一次,称为“京察”。京官和地方官的考核均由户部组织,另外在京三品以上官员的考核由皇帝亲自进行,但一般都是由内阁执行,提交结果由皇帝审批。户部对官员的考核有一套极其复杂的流程,主要的考核标准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地方乡绅的风评,二是上级官员的评价,三是都察院和六科不定期的巡察考评。综合多方面因素,参照“四格”、“八法”进行升迁、降职、留任等调整。
“四格”为: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勤、平、怠;才,分长、平、短;年则指年龄,分青、中、老。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
明朝的官员任免体制极为健全,在一个职位上,任期一般为三年,除非极不称职的,一般都连任两届的机会,即最多任期为九年。按照正常的升迁规则,一次升迁最多只能升两级,也就是说七品官往上升迁,最快的是三年升两级,最多升到正六品,按这个规则来,一般一个知县,想升迁到三品大员,即使每次考评都是第一等,也要十五年的时间。
另外一种升官的方式,就是在都察院派出的监察官员的不定期考核中,表现特别优秀的官吏,有可能会获得御史们的推荐,这样官员的名字就进入了都察院、吏部甚至内阁的眼中,一旦天下的职位出现空缺的时候,就有了补缺的资格,补缺很多时候是先任职,然后慢慢升品级。很多时候,现实是没有这么简单的,当一个官员升到正四品官员以后,吏部的考核就不太重要了,他要升迁到三品官,需要由吏部组织的“部推”来确定升迁人员,提交内阁和皇帝审核。而三品及以上官员的升迁,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必须有吏部奏请皇帝,组织“廷推”来进行人员选拔,这样就要求一个官员想再往上走,必须在朝中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支持力才可以,所以一般四品升迁就是大多数人仕途的一个坎,过去了高官厚禄,过不去就碌碌无为了。
吏部考核,是一个官员的正常的升迁途径,但是还有两条不正常的升迁路线。一条是科举考试极为优秀的人员的翰林清贵路线,明朝中后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能入翰林院的进士,都是每场科举前五十名以内,被授予“庶吉士”的优秀考生。他们在翰林院喝茶、熬资历,熬上十来年,成为侍讲学士等,进入国子监、詹事府等学术部门,或者进入东宫成为储君的老师,最后都会平步青云,位居三品以上显贵。另一条路线就是剑走偏锋,进入都察院、六科等监察部门,在皇帝对天下官吏的不定期考察的时候,都察院会提交一份巡按御史的名单,皇帝同意后,派往各处。这份名单包含的官员是极为广泛的,不仅仅是科道言官,甚至还有翰林院的希望外放锻炼的清贵,一旦外放担任了巡按御史,就有了直奏君前的资格,如果被皇帝看中,一旦出现空缺,就有机会一步迈进佥都御史的行列,成为一方的巡抚高官,这是明代很多名臣的升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