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何三国后期人才凋零?其实大家都专注于权谋斗争去了

2020-07-28新闻12

三国一直都有后期人才凋零这个说法,实话说,三国这个大锅还是要老罗来背。因为罗贯中没有花太多的笔墨来描写三国,所以给很多人的印象是三国在后期的人才真的很少。

其实,后三国时期,不管是善于出谋策划的名士,还是勇猛当先的名将,甚至是舍身赴义的刺客,相比起刘、曹、孙时期的前三国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这么说,三国前期更多的在战场和外交上比较激烈,而三国后期则是政治和宫庭斗争的屠宰场。

后三国的名将并不少

姜维凭借着一己之力苦守蜀汉门户,甚至屡次趁机小规模北伐骚扰,以诸葛亮去世后为蜀汉续命数十年,堪称小国之奇迹。

邓艾长时间跟姜维相争,而在灭蜀之战时。假如不是他兵行险着,越阴平翻景谷,偷袭绵竹,钟会的10万士兵大概只能在剑阁关口寸步难进。?

相比之下,魏吴之间的战争才是三国后期的主流。西陵之战时,陆抗利用熟悉的地形优势击破叛军步阐?;同时也将西晋名将羊祜袭击江陵的军队困在了滩涂之地。这一场战争就又为东吴续命数年。

除了这三个最顶尖的战事人才之外,王平、诸葛诞、文钦文鸳父子、夏侯玄等人都是三国后期轰动一时的大将人才。

后三国的谋略之士也不缺

提到三国后期的谋略人才,不管是司马懿一家三父子,都可以说得上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谋略人才。东吴的诸葛恪,曹魏的钟会,蜀汉的姜维都展现出了出众的谋略属性,并且似乎在《三国演义》中,三国前期的名人们各有特点,或文或武,可是到了三国后期,名将们几乎都有文武兼备的趋势,而这一切好像更符合历史上对于名将的描绘:名将在于统兵,而并不是武斗。

后三国的政治斗争才是真战场

如果说三国前期是一本战场上的史书,那么三国后期更是一册阴谋政治的手册。

司马家咄咄逼人篡取曹魏,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计赚曹爽,其子司马师则杀李丰、夏侯玄废曹芳维持政治上的统治位置,司马昭杀曹髦就显露出称帝的雄心。司马家在夺权上的路上是靠着计谋巧取的,每一步都流淌着血。

事实上,孙吴方面在政治斗争方面也是心狠手辣。先是孙权立储,二宫之变,全家仗着皇亲地位操弄权柄排除异己,孙权骂死陆逊、赐死朱据?,开孙权流血政争先河。之后孙峻图谋诸葛恪,孙休清算孙綝,再孙皓屠灭濮阳兴?、张布。

基本是一朝天子一场杀伐,腥风血雨。每一场权谋政争,惊险刺激,丧心病狂,如今任何一部宫斗戏在历史真相的面前就只是过家家而已。

即便是最稳定的蜀汉,也有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本土集团的矛盾。而姜维屡次出兵北伐,费祎?一直都不给予支持,其实也有个集团间矛盾的原因所在。简单来说,荆州集团比较希望维持蜀汉这独立一国的存在,而益州集团觉得降魏说不定还更好……

因此说,三国后期的人才绝对不少,只是由于乱世的结束,所有人的战斗就从前线战争转向了后方的宫斗。权谋内斗在中国历史中并不值得歌颂,也因为后代百姓对这方面没有啥好感。

正因为这样,老罗才将三国后期最重最浓的笔墨倾注在姜维的身上,这位死守武侯遗志,坚持北伐的蜀汉大将军身上代表的,就是前三国时期那些光芒万丈的明星们的遗志。

想必大家都对《三国演义》都很熟悉了,并且随着现代衍生的各种三国题材的游戏、影视剧和小说等等越来越多,比如游戏《三国志名将令》最近就火爆得不得了,三国历史的剧情也吸引了不少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