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位于开化县桐村镇的浙江万汇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哒哒”的机器声中忙碌,一件件型号不同的密胺制品有序地从自动生产线上生产出来。“企业从上海整体搬迁到桐村镇后,厂房面积大了,生产、经营、物流、包装等成本低了。更重要的是,低小散的密胺制品加工企业聚集产业园,促进了产业链的提升改造,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司运营经理陈家和说。
陈家和所说的产业园,是开化桐村密胺产业来料加工园。桐村镇的密胺产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是该镇的主导产业之一,但镇上的13家密胺制品加工企业多为“低小散”企业,产品雷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为破解密胺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2017年6月,占地62.334亩的桐村密胺产业来料加工园开工建设,一期整合了包括浙江万汇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上海万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企业,二期建成后则可容纳镇内分散的密胺加工企业,完善环保、安全等设施,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前不久,开化桐村密胺产业来料加工园(一期)被认定为2020年第一批省级小微企业园,成为继开化工业园区绿色产业孵化园后,全县第二个被认定的省级小微企业园。开化县“以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各乡镇工业功能区为辅助平台、企业专业产业园为特色平台”的产业布局构想正在逐步实现。
马金镇与池淮镇是开化两大老的工业集聚区。马金镇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少,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而池淮镇曾是重要的水泥生产地,经过多年淘汰关停,面临产业结构低端、企业分散的困境。“空间的限制是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化县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拓展工业用地、规划调整周边区域,马金绿色产业集聚区和池淮镇工业功能区未来将承接更多企业入园,成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孵化器。
背靠大平台,企业发展有底气。“下一步,我县计划建设范围更大、科技力量更强、功能更完备的华康糖醇产业园、七一产业园。按照‘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园区,规划引导新型产业园区,鼓励发展企业专业产业园区’的思路,加快推进‘低小散’企业整治,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开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工作人员说。
来源:开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