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帮忙分析一下~~~ 一、海尔的三个战略阶段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是中国首批公布的10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名牌。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42门类8600多个品种,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吸尘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2.8%的速度稳定增长,1998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2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1.名牌发展战略阶段—名牌战略与国际化的关系—只有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才有资格谈国际化的问题 这一阶段海尔艰难起步并确立冰箱行业的名牌地位,其代表事件就是“砸冰箱”,通过砸掉76台有问题的冰箱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海尔84年起步时管理混乱,无优势产品,职工人心涣散,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高起点切入,给企业注入生存的希望。当时的外部环境是冰箱厂蜂拥而起,但没有名牌,因此我们决定引进世界上最。
海尔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海尔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原因:提升了海尔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对海尔美国市场的运作而言,投资建厂可以绕过有关经济和政治壁垒使海尔产品顺利的进入美国市场。使海尔产品顺利地成为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所接受。建立生产基地回避进口限制只是优势的一个方面,通过在美国生产还可以顺利进入美国主流消费市场。美国大型经销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出售有品牌的商品,要想获得美国大型零售商的青睐,必须要有足够的产量做支持,海尔出口到美国的产量是不足以吸引他们的重视的。在美国开办工厂,无疑是对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一种无声承诺—会将产品负责到底。而且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maid in America”的产品,海尔的产品出自美国本土的生产线当然更能迎合美国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有助于消除“海尔”外来廉价品的形象,顺利地进入美国主流消费市场。提升了海尔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地位采用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可以借“海尔,美国造”的名推动“海尔,中国造”在美国市场甚至世界市场的出口量。海尔在美国投资建厂,对海尔在美国市场最大的好处还在于极大地推动了海尔产品的出口量。海尔酒柜在美国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这一骄人业绩的取得不是由。
海尔是怎么打开国外市场的? 海尔不依靠政府补贴,不低价出口,而是坚持出口创牌,他们每到一个国家,会认真调研市场,与当地融合。比如在巴基斯坦,海尔就开发了一次能洗15件长袍的洗衣机,以及能够应对当地电压不稳状况的产品,甚至海尔的标准还成为当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