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村口袋公园
大源村绿道
改造前的大源村五社内环路段。
改造后的大源村五社内环路段。
经过整治,如今的乌涌干净清澈,鸟语花香。
今年5月,随着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轨,广州城中村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但与此同时,疫情下的城中村,也经受着严峻的防控考验。
疫情的暴发,暴露了城中村治理的短板,流动人口多、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通过城市更新提升人居环境、激发经济活力迫在眉睫。
疫情对广州市城市治理和更新、人居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下好城市更新这盘大棋,广州统筹推进“三旧”改造、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低端物流园区整治、村级工业园整治、“散乱污”整治、违法建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及垃圾分类,坚持“改造治理与新增建设相结合”,推动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进一步释放。
根据计划,2020年广州将新增“三旧”改造实施面积1.6万亩,整治提升专业批发市场136家,拆除违法建设5000万平方米,完成44个城中村截污纳管改造,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化。一系列措施,让人们看到了广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与决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全杰、卢梦谦、杜娟、刘幸、赵方圆
用城市更新、垃圾分类
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
广州的城中村,出租屋密集、外来人口聚集、流动人口多、村中内街窄巷错综复杂,是防御疫情的重点难点区域。城中村里的生活密度大,握手楼、贴面窗不利于空气流通,雨污不分流、垃圾分类难造成了生活卫生条件差,用电、消防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都影响着城中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以天河区的棠下村为例,村中有出租房屋10645栋,常住和外来人口将近35万人,为防疫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近年来,广州市统筹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及垃圾分类,连片改造、统一征拆,打破了此前单项工作推进效果差、成本高的困局,为疫情防控打下扎实基础。
位于白云区的大源村,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两年前,这里不仅以“大”而闻名,更以“乱”而出名:作为全国著名的淘宝村,这里流动人口多,环境脏乱卫生条件差、流经村庄的沙坑涌黑臭不已……是广州最为典型的城中村。
去年开始,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发力,全力推进大源村综合整治工作,26个实施项目已完成13个,拆除违法建设85万平方米,清理散乱污场所1226个,黑臭河涌全面治理,建设绿道5公里,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如今走进大源村,新建的公园式绿道、党群文化广场、口袋公园频频走进村民“晒幸福”的朋友圈;窄巷子变宽了,临街的商铺租金都翻倍;曾经黑臭的沙坑涌再次展现出“鱼翔浅底”的生态,水清岸绿的景象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意境;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700个垃圾投放点被撤并为180个分类投放站,将大源村从“垃圾围村”中解救出来,空气中再也嗅不到垃圾的气味。
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常住人口超过200万的大源村做好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现在村内每栋出租屋楼下都安装了蓝牙门禁系统,借助科技的手段更加精确掌握人员流动情况,让疫情防控更及时更到位。
生产升级
新兴产业导入 千亿贷款助园企渡难关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实现惠民生、扩内需,更要发挥“三旧”改造的带动作用。广州的土地空间有限,在这种条件下,城市更新将寸土寸金的存量土地释放出来,为引入高端产业腾挪空间,为城市的经济元素注入新活力,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在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广州市商务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支持专业批发市场稳妥有序恢复正常经营,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打造“专业市场+直播电商”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企业与专业市场对接。采取“1+10”模式举办专业市场直播分会场活动,组织各大商贸企业、各重点商圈和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促进活动,有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消费回升。
小鹏汽车的新总部大楼,就隐藏在天河岑村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办公园区,时尚的园内街区按照香港闹市的风格进行改造,引得电商摄影基地入驻,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几年前,这里还是个产业单一的村级工业园,根本不会有游客到访。
2019年,广州共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5.2平方公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新引入企业634家。今年,广州市计划完成183个项目的年度计划,整治面积不少于8平方公里,并推出了1100亿元村级工业园改造专项信贷、“租金贷”,帮助园区、企业共渡难关。
实现产业脱胎换骨的不仅只有村级工业园和专业市场,在白云区太和镇,原城门河物流园已转型升级为永兴凱隆国际汽配城,随着8家知名汽车4S店进驻,年产值将达20亿元。2020年,广州计划完成33个低端物流园的整治提升工作。
生活改善
三旧改造改善生活环境 垃圾分类逐渐制度化
漫步在广州街头,因为“三旧”改造而脱胎换骨的老街、旧厂、城中村几乎随处可见,大批“三旧”改造精品项目,都使城市资源进一步被盘活,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
1年前,住在南岗四航塘头小区的杨叔,还是一个“不愿下楼”的老人。“那时候,小区里都是泥巴路,平时尘土飞扬,开窗两分钟,桌上就有一层灰。”2019年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杨叔口中的“泥巴路”经过硬化,铺了沥青和整齐的防滑透水砖,还画上了彩色的图案,新开辟的小区休闲广场上,安装了运动器械,砌了新的石桌石凳,加装了路灯和照明,几十年树龄的榕树像撑起一把大伞,树下的空地上,老人们下棋、聊天、乘凉……
仅2019年初至今年5月,广州“三旧”改造新增实施27148亩,完成改造12300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1亿元,占九项重点工作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3%,约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2%,展现出巨大的投资拉动潜力。其中旧村全面改造项目批复14个,开拆12个,开工建设10个;旧厂全面改造项目批复61个、开工33个、完成建设13个。截至今年5月底,广州累计完工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323个,惠及4万户家庭、150万人,3094万平方米老建筑改头换面。今年,广州将继续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继续推进100个以上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
除了生活配套更加宜居,一场更加关乎生活卫生的垃圾分类行动在全市推开。每天早上上班,把家人用过的口罩放进楼下“废弃口罩专用桶”,已经成了小叶最近养成的习惯,“好不容易养成的分类习惯,疫情期间一定不能放松!”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迎来了特殊的挑战,面对废弃口罩、废弃防护物品等医疗废弃物激增等现实情况,广州市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科学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无害化处置医疗废弃物。
今年广州市将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投放点位优化提升,巩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进一步强化行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持续深入实施教育、医疗、酒店、快递、物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十二个专项行动,强化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7个涉农区调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区分三种类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生态提升
布下“天罗地网” 散乱污无处藏身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亦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事关民生福祉,事关更好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随着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违法建筑拆除、黑臭水体治理、“散乱污”整治,都取得了巨大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育新机、开新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截至6月15日,全市共拆除违建2583万平方米,年度拆违任务已完成过半,超过去年同期265万平方米。”市城管局二级巡视员谭礼和介绍,广州已经基本拆除白云山红线范围、七大重点门岗及进山路径整治范围内违法建设,彻底拔除多宗违建“钉子”。
车陂涌、土华涌、永和河等一批示范性河涌陆续打造完成,广州市19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通过复核评估,达到基本消除黑臭的标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生态空间离百姓越来越近。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正如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洪飚所言,要想从根本上消除黑臭水体,就必须从沿岸“散乱污”入手。今年截至5月底,广州已完成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约1.3万个,165个镇街已完成“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验收工作。
为了提升在疫情防控中治违治污查控效率,一系列大数据信息化监控手段纷纷上阵,天上的无人机巡检、卫星遥感监测,地上的违法建设摸查APP,水里的河长APP……布下“天罗地网”,运用多维治理违法建设、黑臭水体、“散乱污”场所,城市人居环境等得到了明显提升。
整治“散乱污”场所
今年截至5月底,广州已完成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约1.3万个,165个镇街已完成“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验收工作。
村级工业园和专业市场整治
2019年,广州共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5.2平方公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新引入企业634家。今年,广州市计划完成183个项目的年度计划,整治面积不少于8平方公里。
老旧小区微改造
截至5月底,广州累计完工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323个,惠及4万户家庭、150万人,3094万平方米老建筑改头换面。今年,广州将继续推进100个以上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