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禅寺的禅寺布局 定慧禅寺占地总面积约为十六亩。平面布局略呈回字形,外为楼堂,内为殿宇。山门朝北,实为罕见。由山门向南沿中轴线依次设有二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均坐南面北。近几年来。而水环寺,楼抱殿的建筑布局,又别具一格。现存的定慧寺主体建筑系明朝万历年间重建。那时,有个叫素芳的和尚带着性乾、性德两个徒弟来到定慧寺,稍加修葺就暂时住下了。性乾决心修复定慧寺。为了筹款,他用油灯烤脚踝、用铁索盘胸等以示虔诚的手段向大众募化。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7年),重修寺院工程动工。不久,大殿便落成了。性乾又立誓取海外的檀香木雕刻佛像。于是他偏袒南游。后来在郁林洲(今广西玉林市)从海外归来的商船上获得一棵一丈六尺长的檀香巨木并就地雕成卢大佛像。万历四十三年(公无1615年)佛像运抵如皋,置于大殿内。在此期间,寺中湛明上人募建了钟鼓楼,云石上人募建了藏经楼,德林上人到嘉禾(今浙江嘉兴市)购买了藏经收藏。德林上人德学兼优,影响深远,定慧寺空前兴旺。到了清朝,定慧寺的大殿、钟鼓楼、藏经楼又多次动工整修,古建筑一直保护完好,直到1966年“文革”前,定慧寺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的风貌。定慧寺原本是山门南向的。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如皋。
定慧寺的李莲英墓 据2007年4月媒体报道:在定慧寺附近的某中学发现了大太监李莲英墓,在校园的西南边,有一个极为幽静的角落,学校的人称那里为小花园,这座院的花园里没有更多的景致,难以想象,这个如今看似普通的角落,曾经却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大墓地,而传说中的陵墓主人,更是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人物,虽不是皇亲国戚,但富甲天下,不是王侯将相,却地位显赫,他就是清王朝赫赫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当年,陵墓占地约有20多亩,由南向北延伸,墓地最北端是一座金水桥,由桥向北是整个墓地中最有气势的一座汉白玉质地的牌楼。赵广智回忆说:这个牌楼上面有匾额,写的是“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牌坊上首写的是“阆苑清风”,下首写的是“仙台飘渺”,两个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但谁都不曾料想,打开一座坟墓竟会是一项如此艰巨的工程,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连续不断的连挖带掘,但整个坟冢却几乎毫发无损。史料中关于李莲英的死亡情况只有“病故”二字。1908年11月22日,慈禧皇太后在光绪驾崩仅仅一天之后,病死于西苑仪銮殿,在为慈禧守孝满百天后,李莲英请求告老还乡,隆裕太后随即恩准。李莲英是清王朝的大太监,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4朝,他凭借着。
太监晚年大多穷困潦倒, 他们在哪里度过残生? 太监年纪大了,丧失劳 动力,再也不能为皇室服役 后,便被逐出紫禁城,自谋 栖身之所和生存方法。因为 太监是“不完整”的人,不 但社会歧视,而且死后也不 能葬于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