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定风波》赏析 赏析1、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6303732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2、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3、“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4、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5、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
《定风波》的人生境界解读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内容摘要:苏轼的《定风波》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当年“乌台诗案”而带来的百政治迫害的阴影已经在苏轼的心中渐趋沉淀,其内心中的愤懑和痛苦已归于平静,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三年前身陷囹圄时的心态了。该词展现出了苏轼睿智、超脱、平和的一面。同时,在这首词中,也可以折度射出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解读出佛教禅宗所揭示出的不同人生境界。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关键词:苏轼《定风波》人生境界《定风波》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当年“乌台诗案”而带来的政治迫害的阴影已经在苏轼的心中渐趋沉淀,其内心问中的愤懑和痛苦已归于平静,能够始终以超然旷达的心态去面对外部的风云世界。《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答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①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显然,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三年前身陷囹圄时的心回态了,虽然“道中遇雨”只是个偶然事件,但读者却能答够从中品读出词人“余独不觉”的心境,展现出其睿智、超脱、平和的一面。同时,在这首词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