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番禺构建救治网络,打通急诊手术绿色通道

2020-07-28新闻18

七分钟可以做什么?喝一杯热茶?寒暄几句?……时间好像很短,但对于专业急救人员而言,却“长”得足够完成一次脑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术,成功抢救回一条生命。

日前,番禺区中心医院和区第七人民医院通过无缝接力对一名突发脑梗患者进行极速抢救,急诊静脉溶栓DNT(从脑梗死患者到医院用上溶栓药的时间)仅为7分钟,比国际标准时间快了53分钟,再次刷新了溶栓用时记录。

“这极速7分钟,是番禺区近年来大力建设急危重症救治网络的成果体现。” 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卢敏健介绍,近年番禺区全力构建救治网络,成为有效抢救脑梗死患者的绿色通道。

打造三大项目,番禺区提升急救能力

2019年11月24日22:00,南村医院急诊科接收一名在运动后突然出现胸痛症状的25岁男性患者;

22:27,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改变,偶发室性早搏;

22:36,南村医院和何贤纪念医院相关科室医生针对病例进行网上会诊;

23:43,患者由南村医院转送至何贤纪念医院,并绕行急诊、绕行CCU(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直接送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23:56穿刺成功,造影提示右冠远端次全闭塞;

00:06,通过导丝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00:30结束手术。D2B时间23分钟,整个手术时间45分钟。

“这次能够成功抢救患者,得益于番禺区区域胸痛救治网络的建设,及时沟通、合作,用最短时间、最合理、最优越的方式为患者解决疾病痛苦。”何贤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冰生主任感慨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番禺区重点打造区域胸痛救治网络、区域脑卒中救治网络、急诊住院手术绿色通道等三个项目,有效提升急救能力。其中区域胸痛救治网络于2015年率先依托微信平台建立,至2019年12月,全区完成10家胸痛中心建设,其中4家国家级PCI胸痛中心,1家国家级基层版胸痛中心,5家省级基层版胸痛中心,全区急诊PCI数为1002例,D2B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进医院门口至扩张球囊时间)中位数60分钟。

2018年,针对常见的致死致残脑中风病,番禺区整合省市区30家医疗单位共480专业人员建成脑卒中救治网络,同时推进脑卒中中心建设。 2019年,全区共建设3家国家级脑卒中中心(含建设单位),全年完成脑卒中溶栓293例,DNT中位数时间为66分钟。而急诊住院手术绿色通道建设,则是番禺区设定的4类急诊住院手术从患者进医院到手术开始的时间目标,每年区卫健局进行抽查,计时考核,计时考核成绩纳入院长绩效考核成绩。促进医院缩短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同时推进急诊预检分诊,有效分类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急诊科人才能力

2019年12月1日,由区卫健局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文简称中山一院)共同主办的“番禺联盟急救培训基地”正式挂牌。该基地的成立,标志着番禺区培养急危重症医疗人才骨干,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助力急诊、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过去,医疗资源的不均等、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成为制约番禺区急危重症救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作为‘医教联合体’人才培训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的番禺联盟急救培训基地建成运行,可以有效培养出稳定、专业、执行能力强的院前急救队伍,这为番禺区建设救治网络奠定了人才基础。”番禺区卫健局医政科科长方锦标介绍,为了充分发挥急诊科人才的能力,在全区危急重症救治的顶层设计中,急救队伍建设除了专业技术培训外,还包括院前急救保障及规范制度的制定。“我们制定并实施《番禺区急诊科医生岗位补助方案》,每年对区内170余名急诊科医生给予岗位补助;同时,每年两次对16家网络医院开展‘双盲’(考官和被考人考试前均不知晓相关内容)院前急救考核,确保番禺区危急重症救治的第一道防线的有效运作,急诊医生岗位补助金额也要与医院院前急救考核排名挂钩。”

对于危急重症救治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自2019年11月开始,番禺区正式启用“急救绿道”APP服务,不仅支持胸痛、卒中、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作,还具有强大的医疗质量控制功能,卒中的DNT时间有较明显改善,由中位数66分钟下降至50分钟。同时通过质控数据,对全区绿色通道医疗质量和安全实现了有效管理。

120指挥中心,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120,这里发生车祸,有人重伤,快派救护车。”2019年8月的某天上午,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在同一时间内接到多人呼救,当值调度员立即按照就急、就近的原则调度区中医院救护车前往救治。同时根据突发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增派何贤纪念医院、市桥医院急救人员及救护车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同时先后向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领导、区卫健局应急总值汇报,并联动交警部门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开辟“绿色通道”协助急救医务人员实施现场医疗救治。

救护车迅速到达现场后,指令最早到达现场的区中医院救护车医师担负起现场临时医疗救治指挥及落实伤员检伤分类工作,随后何贤纪念医院、市桥医院救护车到达现场,现场共有3名伤者,2名危重伤,1名重度伤,伤员救治工作有序进行。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同步通知接收医院迅速开通绿色通道,院内急救小组提前到位。经现场紧急处理后,1名危重伤者病情严重需要立即手术,马上转送至区中心医院治疗,另外2名伤者分别转送至何贤纪念医院及区中医院治疗。最后,全部伤病员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同一警情、四家医院快速响应,有效调配资源,以最快、最有效的时间抢救患者生命,这是急救医疗指挥在发挥指挥调度作用。”番禺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高少琴主任介绍。据悉,目前番禺区院前急救体系由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及16间院前急救站组成,16间急救站含省市医院和区内医院。它们是番禺区急救网络的重要一环,也是区域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以及创伤中心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魏丽娜 通讯员 崔智颖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肖桂来 莫伟浓 通讯员 崔智颖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