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少陵塬远眺
在西安城的南边有一片地,叫“少陵塬”。说到“塬”这种地貌,在陕西是非常常见的,这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一种特有的因冲刷而形成的土台子或者土高地。西安周边便有许多这样以“塬(原)”命名的地方,如少陵塬、白鹿原、荆山塬等等。
而少陵塬这个地方,背过唐诗的同学再熟悉不过了。大诗人杜甫就被称作“杜少陵”,或“少陵野老”,这是因为杜甫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的少陵塬上。少陵塬除了大诗人杜甫,大约3000年前,一支西周的王家军队很有可能也驻扎在这里。2004年开始的一场考古发掘,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少陵塬位置示意图
一、修建高速,意外惊扰
十几年前要修建西安到柞水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在西安的工段由南郊曲江开始,终于长安太乙宫,势必要通过西安南郊的少陵塬地区。就在少陵塬紧锣密鼓的施工时,工地上发现了多处墓葬群,引起了施工方和文物主管部门的注意,于是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的考古队入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004年10月开始,考古队进驻,对少陵塬上密集的墓葬群展开了系统性发掘。考古工作是十分辛苦的,无论是大雪纷飞的北方严冬,还是烈日骄阳的桑拿酷暑,考古人总是蹲在探方里,一点一点清理着祖先留下的遗迹。
经过整整一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的少陵塬南缘居然发掘出大约500座墓葬,除去一些汉墓外,西周墓葬有470余座。
少陵塬西周墓地航拍图
二、数百墓葬,年代西周
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了,首先考古人员清理表土层,或者说叫耕土层,也就是人们在地表最上面生活或种地留下的土层。在耕土层下,大约还有20至30厘米的扰土层,因为出土的物品都十分细碎,且年代跨度十分大,也包含有一些植物根系、料礓石、蜗牛壳等,所以这应该是这片区域在没有人生活时扰乱而形成的地层。待这层揭完后,少陵塬才露出了它原本的面貌,也就是古人生活的地表,而3000年前的西周人就是在这层地表上开挖了这些墓葬。
少陵塬墓葬,形制大体上都比较类似,没有规模巨大的高等级墓葬,都是一些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说明西周时期这些墓主们,在身份地位等级上应该没有太大差距。
墓葬都是先挖一个竖穴的土坑,作为墓室,在墓室内的四周夯土形成大约高40厘米的二层台,在二层台内用木头建造木椁,在木椁内放置一些随葬品。木椁中间放入棺材,棺材内躺着的自然是墓主人的尸骨。墓主人大多是单人入葬,仰面朝天,四肢伸直平躺在棺中。
随葬器物的种类较为单一,一般以一个陶鬲加一个陶罐为主,不过有许多墓葬中还随葬有铜戈与铜泡。一般来说,在商周时期低级墓葬中,很少出土铜礼器,这些铜戈与铜泡,或许暗示着墓主人的身份,并不寻常。
少陵塬墓地出土陶鬲分期图
少陵塬墓地中出土随葬品较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墓葬是M280号墓。M280位于整个墓地中部区域的东侧中部的最边沿,也是一座典型的竖穴土坑墓,西北-东南向。口小底大,以墓底计算,长约3.2米,宽约1.7-1.8米,这在西周的墓葬规模中属于中小型。墓底四周有二层台,土质坚硬。葬具为一棺一椁,说明墓主人生前还是有一些财富和地位的。在墓主人的腰部下方还有一个小坑,在考古上叫做“腰坑”,腰坑内有少量动物骨骼,但已经碎成渣,不能辨认。一般来说,腰坑是随葬墓主人生前喜欢的宠物的。
M280墓葬平面图
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较多,有铜鼎1件、铜短剑1把、铜剑鞘1件、铜戈2件。除了青铜礼器和青铜兵器外,还有一些青铜车马器,此外还有一些用动物骨头和鹿角做成的物品。
M280中出土的铜鼎
考古人员在清理完毕之后,发现这些墓葬在分布上有一个规律:这些墓葬好像有意聚集为5个区块,分别是东区、北区、中区、南区、西区。并且每一区的墓葬分布,都隐约表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譬如西区的墓葬大多西北-东南向排列,而北区的墓葬大多东北-西南向排列。剩下的3个区也均有这种排列规律。这似乎与少陵塬墓地的人群在西周时的生活结构与家族组织形态有关。
三、尚武之风,王之军队
挖掘了几百座墓葬,那这群将近3000年前的墓主人是谁?
刚才我们说到,在少陵塬西周墓地中,很少出土青铜礼器,但青铜兵器却较为多见。墓地共出土了124件青铜戈,分别出在78座墓中。除了铜戈外,许多墓葬还随葬有戟、短剑、盾牌等武器。
这似乎向我们暗示着什么……
考古发现的铜戈
这些出土兵器的墓葬,大多集中在少陵塬墓地的早期阶段。少陵塬西周墓地上发掘的西周早期墓葬大约有136座,而出土兵器的竟然有60多座,几乎达到了整个墓地的一半以上。我们都知道,墓地中除了男人,便是女人,而西周时期家族墓地大多集中在一处,所以说,剩下的那一半没有兵器的墓葬,很有可能就是女性的。
那就可以说,整个少陵塬墓地,在西周早期,男子几乎人人均拥有兵器。拥有兵器是军人的象征,再结合少陵塬以西不远处便是西周的都城丰镐二京。那么,少陵塬西周墓地的这些墓主人,就“可能是从事过与军事、武装有关活动的人群。而这里可能是一处与军事组织有关的居址和墓地”!
墓葬中出土的青铜短剑与剑鞘
其实这一现象在金文和文献中也可以做出解释。西周时期的常备军有“西六师”与“东八师”。东八师,据说是常驻东都雒邑的王室军队,负责威服东方各国。而西六师的驻扎地点就在丰镐附近,负责拱卫京师的安全,保卫周天子。而少陵塬墓地的军事特征十分明显,墓葬中许多墓主人的身份,通过铜戈、铜剑、铜盾牌判断,应该是西周时期的武装士兵。而出土铜鼎一类礼器的墓葬主人,可能是一些有地位的军事首长。
文史君说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3000年前,在西安城南郊的一片神奇的土地少陵塬上,有一支默默守卫都城的西周王家战士。这支西周军队或许是西六师中的一支,属于周王室的武装力量,具有很高的地位与重要的作用,他们平时劳动、生产,战时保卫都城、东征西讨,在西周的历史舞台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少陵原西周墓地》,科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浩然文史·召燕不读书)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