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翻译

2021-04-23知识3

夫兵形如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夫兵形如水,水之行2113避高而趋下,5261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4102,兵因敌而制胜1653。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的解释: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困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此句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孙子兵法·虚实篇》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本篇主要是讲,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扩展资料: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这句话中“水之形”的“形”和“下”字怎么翻译? 这里的“形”是军队的态势。“下”是水流的方向。出处:春秋末年·孙武《孙子兵法·虚实篇》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白话译文:人们都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能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制胜的。所以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应适应敌情灵活运用。兵的性态就像水一样,水流动时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用兵取胜的关键是避开设防严密实力强大的敌人而攻击其薄弱环节;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军队根据敌情来采取制胜的方略。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能够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常胜;四季相继相代,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的时间有长有短,月亮有圆也有缺。万物皆处于流变状态。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公子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这句话中水之形的“形”和“下”字的怎么翻译 “形”2113是军队的态势。“下”是水流的方向。1.译文5261兵力的部署好像流水,水的4102流动由高向低,进攻敌人总1653是要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进攻薄弱之处。流水的方向是由地势的高低所决定的,军队作战也是根据不同的敌人而决定胜利。所以,军队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流水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形状。所以,军队根据敌人变化而取胜的,叫做“神”。2.赏析“虚实”是古代兵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所谓“虚”,一般指兵力单薄、士气低落、粮秣匮乏、军队疲惫等;所谓“实”,主要指兵力集中、士气高昂、粮草充足、休整良好等。“避实击虚”的要义就是衡量优劣,扬长避短,攻虚击虚,争取主动。孙子这里用流水的特点比喻用兵打仗的基本要义,提出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这一带有普遍规律的作战原则,这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思想的重大贡献。无数战争实践表明,军事斗争的规律就是强胜弱败,实胜虚败,只有认清敌我虚实之势,根据具体情况因敌制胜,才是高明将帅的取胜之道。因此,自孙子提出“虚实”这个概念后,后世兵家无不重视它、研究它、运用它。唐太宗李世民曾评论说:“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这种看法是名符其实的。3.《孙子兵法》又名:。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翻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