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俘虏和秦国不一心,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力竭而降。这是因为,这批赵军中,除了有赵国的正规军以外,还有大批的上党军民。这些上党军民,原来就是韩国人,因为不愿意成为秦国的臣民,才投靠赵国。
古代运输粮草能力本来就弱,战线更长就意味着粮草的更大负担。《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曾经提到:“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中于军中。”也就是说,每一千里的路程,就只能运到二十分之一的粮草,其他的皆为损耗。饶是占有巴蜀和关中平原的秦国恐怕也难以长期维持数十万军队的粮草消耗。因此,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也必然面临着粮草不济的困局。如果真要安置这40w秦军,不知道要多久,而这又是天文数字的粮草消耗,再来个兵变,那才是亏大了。
惨胜之余,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收拾战场,处理战死者尸体,治疗伤病,抚恤家属,论功行赏等等。而如何处理20余万战俘,是个很大的问题。押送到秦国,最起码要大量供应粮食,要安排押运人员,安排接收地方。其中最不好弄的就是口粮,几十万人作战三年,赵国就是因为缺粮,才选择主动出击,死中求生。而秦国则利用河道千里馈粮,才保证了前线的供应。一下子多出来20万人,口粮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让这四十多万人集中劳动显然不太现实,分散劳动又无法让亲人放心,根本无法合理安置。其三,如果不从事生产,养活这么多人,对秦国的经济压力实在太大!拉上战场?更加不可能!这些人战场倒戈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因此,彼时的秦国根本没有短期内消化这么多战俘的能力,这也是秦昭襄王默许白起杀降的一个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