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0岁盲童掌握10语言成为国际同声传译,这样的孩子你也能培养出来

2020-07-28新闻22

原标题:10岁盲童掌握10语言成为国际同声传译,这样的孩子你也能培养出来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时,并不完美,那么一定要让其拥有强大的语言能力,因为完美的语言或许能够弥补缺陷,让人生重新充满希望!

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的英国小女孩亚莉克希亚·索洛尼,2岁时患恶性脑肿瘤,双目失明。作为教师的父母,深知这些缺陷的影响,所以早早的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精心准备。

小索洛尼的听力很强,父母从小就锻炼孩子的听觉,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既然看不见外面的世界,那就从心无旁骛的专心学习吧。6岁那年,除了母语英语外,小索洛尼同时开始学习汉语、西班牙语、法语三门外语,同时还要修习盲文。

10岁那年,小索洛尼受邀前往欧盟总部,第一次成为欧盟会议的同声传译,震惊世界!为了能在同声传译行业有更高的发展,她开始学习阿拉伯语,德语,俄语,掌握10门语言后,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高级口译员。

欧盟会议的参会官员,毫不吝啬的称赞:这一切不是在做秀,规模空前的国际会议上,一个10的女孩在2个小时内,能够如此出色的完成工作,简直太神奇,我们身边需要一个这样能够给予大家勇气的孩子。

小索洛尼能够如此出色,人生起步即完成逆袭,得益于父母从小的培养,尤其是在语言方面的培养,成功的弥补了失明缺陷。

众多的研究显示,多与孩子说话及沟通,绝对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包括:理解词汇、表达技巧,词汇记忆、语言思维,语言逻辑等)。良好的亲子沟通不单在于“说了什么”,更在于“怎样说”,沟通的“质”与“量”也要兼顾。

促进语言发展,重点有七项:

1. 即时回应:即时回应孩子的说话,就算孩子还不能清晰流利的表达,只要孩子发出声音即可作为沟通信息,父母一定要给予回应,让宝宝意识到说话的必要性。

2. 声调及语气:父母以夸张及较高的声调跟婴幼儿说话,多会拉长尾音及使用叠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儿化语”,这种语气会吸引孩子注意力,提升对话兴趣,但是随着孩子语言能力提高,可以说长语句时,父母要减少使用“儿化语”的频率。

3. 跟从孩子的意愿:家长陪伴孩子玩玩具时,不要处处限制孩子,给孩子更多自由和探索的机会,尽量跟随孩子的意愿去玩,减少对孩子发问、提出指令及要求,让孩子更投入地玩耍。

4. 减少发问是非题:家长与孩子说话时,减少发问“有或没有?”、“是或不是?”等封闭式是非题,这样会引导孩子只回答“有”、“没”、“要”、“不要”等,这种主观干预,会让孩子在玩耍中体验非常不好,好比高高兴兴看个电影,回头要写800字观后感一样让人沮丧。父母应该多些运用开放式问题,让孩子有更多的表达方式。

5. 展开话题:玩游戏时,父母不要意味与孩子玩耍,要多进行语言互动和沟通,父母要找出话题,让孩子参与话题内容,比如:一面进行活动,一面描述自己的动作,以增加对幼儿的语言输入。

6. 平等对话:陪孩子玩游戏时,父母一定要有参与感,要掌控好自己的角色,平等的对话,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体验,甚至可以让孩子多占据语言发言权,比如:家长可描述孩子的动作,增加对幼儿的语言刺激。

7. 提高对话技巧:引导孩子多积累词汇和语感,就要提升技巧,让孩子的口语表达多用长句,多用新词汇,家长可重复孩子的话,并加入新的语料及不同的概念,延长说话的可能。

结语

虽然大部分家庭的亲子沟通会以妈妈为主,但爸爸与孩子的沟通同样重要!有研究显示,父母与孩子沟通时会有各自独特的说话方式,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绝对有正面的影响

妈妈多会重复孩子的说话及发问封闭式问句;而爸爸则多会肯定、说出行动指令及要求孩子重复说话。

孩子与妈妈及爸爸沟通时,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因此,爸爸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应该尽量多花时间与孩子说话。

现代人讲究效率,擅长分工。但亲子沟通不一样,父母的参与同样重要。父母经常跟孩子沟通,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

#孩子#语言#父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