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乐享官##云南今年来野生菌中毒已致12死##健康真相馆#
据人民日报2020-07-27 15:16:48:截至7月20日,云南今年已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致12人死亡。深感痛心,可见人们贪图野生菌类美味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不是寻常的,普及野生菌类的安全知识,是何等的重要!野生菌类及其毒素:
野生食用菌,也称蕈类,主要指蘑菇。又称蘑菇,是一类真菌,大多数属胆子菌纲,但也有属子囊菌纲的。我国现有可食的菌类有300多种,目前已知毒蕈有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不同的种类含有的毒素不同,有的菌类含多种毒素,大体分为以下五类:胃肠毒素;神经、精神毒素;溶血毒素;肝肾毒素;类光过敏毒素。
有毒蘑菇中毒原因
中毒多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采集野生菌类时经验不足,不确定是否有毒、误采、误食而中毒。野生菌类及其毒素: 含有毒素多少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不同而异。 个人体质、饮食习惯、烹调方法都与能否引起中毒或中毒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有毒蘑菇临床表现
1.胃肠炎型:潜伏期10min~6h。主要症状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经过适当对症处理可迅速恢复,病程2~3d,预后好。
2.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可引起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缓脉等。重者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此型中毒用阿托品类药物及时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病程短,l-2d可恢复,无后遗症。
3.溶血型:潜伏期为6~12h,首先表现为胃肠症状,发病3~4d后出现溶血型黄疽。血尿、肝脾肿大等,重者可死亡。
有毒蘑菇
4.脏器损害型:此型中毒最严重。死亡率高,按发病的进程,大体可分为6期:
潜伏期:在食用10~24h后发病胃肠炎期:恶心、呕吐、腹泻
假愈期:胃肠道症状减轻,肝脏损害开始,轻症可进入恢复期
内脏损害期:肝肾损害,肝肿大、肝坏死、肝昏迷;少尿,无尿,肾衰
精神症状期:烦躁、昏迷
恢复期: 2~3周后临床上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丙碳酸钠解毒,同时并用保肝疗法。
肝肾损害型——极毒蘑菇
5.光过敏性皮炎型:可因误食胶陀螺(猪嘴蘑)引起,河北、吉林等有报道。中毒时颜面出现肿胀、疼痛。这种类型死亡率较低。
6.呼吸衰竭型:呼吸、循环衰竭,此型死亡率高。野生菌类中毒的急救治疗原则和预防
野生菌类中毒多发生在山区,人们习惯吃自己采的蘑菇,认为安全可靠,所以容易被忽视,一旦食用蘑菇后,出现上述症状后,不要拖拉,赶紧去医院,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有毒物质。因为有些毒蘑菇的毒素及中毒机理尚未研究清楚,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对症治疗。另外教育民众,毒菌与可食用菌很难鉴别,民间百姓虽然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但不够完善,可靠。因此最可靠的方法是切勿采摘食用自己不认识的蘑菇。在加工时,要彻底加热,不要凉拌。宁可少吃一口野味,也要保证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孙长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