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都曾有过痛经,痛经之痛的确让很多女性朋友备受折磨。就有不少女性面对经来腹痛时,只能自认倒霉;也或许听年龄大的女人说,女人只要生完孩子就不会痛经了。其实这些说法并不科学!
所谓痛经,就是指在女子行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腰痛或其他不适等症状的一类疾病。一般而言,痛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原发性痛经,这类痛经往往是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第二类是继发性痛经,这一类痛经往往是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
一般来说,食疗方子多针对原发性痛经,只要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的思维,巧妙运用食疗,也是能够收到良好的功效的。
1、气滞血瘀
对于痛经来说,气滞血瘀是极其常见的,那么,女性在气滞血瘀的情况下,出现痛经之证,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通常,会在月经来临前或月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而且拒按,并伴有两胁疼痛,甚至还会出现乳房胀痛,在月经方面,会有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下则痛减等症,而且痛经多因情志不畅而发病或加重,在舌脉方面,以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为主要特征。
食疗方子
香橼浆
用新鲜的香橼1个,切碎后放入带盖子的碗中,加入麦芽糖50克,隔水蒸炖,以香橼稀烂为度,待稍凉后食用;
也可以用化瘀止痛粥。先将丹参20 克,桃仁10 克,薤白12 克,香附10 克,粳米100 克,煎沸20 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快要煮熟的时候加入少许红糖,粥熟后即可食用。
2、寒凝血瘀
痛经除了因气滞血瘀之外,寒凝血瘀类型的也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来说,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小腹冷痛,有拒按,疼痛受寒凉而发或遇寒加重,得热则痛减,月经的量少,颜色偏暗且有块状,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质暗红,舌苔白,脉沉紧或沉涩为主。
食疗方子
一般来说,红糖姜汤比较好,具体做法是将50克红糖和10枚大枣放在锅里煮沸20分钟,然后放入生姜20克,再煎5分钟就好了。
3、肝肾虚损
对于痛经来说,除了瘀滞之外,虚证其实也比较常见,比如肝肾虚损,又比如气血虚弱。如果是肝肾虚损的话,一般会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后出现小腹隐隐作痛的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或有潮热,小便清长,面色晦暗等症,舌质淡,舌苔薄,脉沉细,当然,肝肾虚损证的痛经,月经的量会比较少,且颜色较淡质地较稀。
食疗方子
芝麻地黄饮
将黑芝麻15 克,生地黄15 克,枸杞子15 克,煮沸20 分钟,去渣留汁,加入适量冰糖,稍煎待溶即可服用。
4、气血虚弱
痛经也会因气血虚弱而引起,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后出现小腹隐隐作痛的症状,但这种腹痛多有喜按的特征,在月经的量上会明显偏少,月经的颜色会偏淡,月经的质地会较稀,还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食疗方子
养血止痛粥
具体做法是取黄芪20 克,当归10 克,白芍20 克,泽兰10 克,用水煎15 分钟后,去渣留汁,放入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5、湿热蕴结
痛经除了瘀滞和虚证之外,还有湿热引起的,而这种痛经往往与上述两类不太一样。湿热蕴结主要是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小腹灼痛,且有拒按的感觉,这种腹痛往往连及腰骶,或者平时腹痛轻,至经前疼痛加剧,月经量多或经期较长,月经的颜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者伴有低热,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为主。
食疗方子
清化止痛粥
具体做法是,先将川楝子10 克,薏苡仁30 克,益母草15 克,煎沸30 分钟,去渣留汁,放入100克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加少许冰糖调味,待溶即可。
综上所述,这些调理痛经的方子,也是根据不同的证候来进行个性化调理的,当然,食疗也不是万能的,如果食疗作用不佳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中医辨证治疗。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