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介绍了在曹魏集团早期的六位名将。就整体而言,这六位名将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驰骋疆场、披坚持锐的一代悍将,但都没有统帅之才。与之相比,曹魏中后期的名将就要更加全面。他们不但能在战争的第一线克敌制胜,且大都具备统帅之才,都曾统率过千军万马。非常巧合的是,他们的主要对手都是诸葛亮。本文根据史料记载,对曹魏中后期河南籍四位名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位:陈泰。陈泰,字玄伯,颍川郡许昌县人,即今河南省许昌市人。陈泰出身于汉末名门望族,其高祖陈寔是东汉名士,以品德高尚备受时人尊重;陈泰的祖父陈纪以德才闻名,曾担任过大鸿胪一职;陈泰的父亲陈群则是曹魏帝国开国元勋,历经三朝,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
不过,陈泰的经历与父亲陈群有着巨大的差异。陈群一生都在朝中担任文职,陈泰则是以武勇闻名于世。陈泰早年担任过散骑侍郎,后出任游击将军、并州刺史、雍州刺史等职,成为曹魏帝国在西北战场上的一员悍将。陈泰任职西北期间,正值蜀汉大将军姜维发动北伐之际。面对姜维的多次攻势,陈泰率领西北曹军沉着应战,多次击退姜维的进攻,成为姜维的克星。
第二位: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人,即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司马懿出身名门,父亲司马防曾在汉末朝廷任职,大哥司马朗也是曹魏集团的重臣。司马懿加入曹魏集团后,因在立嗣之争中协助曹丕,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和器重。曹丕建立魏国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后将其晋升为督军、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右仆射、抚军大将军等职,并成为曹丕的托孤重臣之一。
司马懿不仅在镇守荆州期间多次击败东吴的进攻,还在西北战场与诸葛亮有过多年的较量,令诸葛亮的北伐无功而返。司马懿还曾千里奔袭东三郡,斩杀孟达,又在辽东之战中歼灭公孙渊。不仅如此,司马懿还平定了由王凌发动的淮南之乱,堪称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除了在军事上成就突出之外,司马懿还是一位政治家,是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大获全胜,诛杀曹爽,为西晋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第三位:钟会。钟会,字士季,颍川郡长社县人,即今河南省长葛市人。钟会出身名门,父亲钟繇是曹魏帝国的开国元勋。钟会早年聪慧,为时人誉为“神童”。
钟会早年入仕,深受司马师的器重。司马师亲征淮南期间,钟会跟随左右,多次献出奇策,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司马昭掌权期间,钟会又随军平定诸葛诞的叛乱,受到司马昭的赏识,将其誉为张良。从此,钟会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历任司隶校尉、镇西将军等职。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伐蜀之战,钟会作为大军统帅攻入益州,期间多次击败姜维,并配合邓艾灭亡蜀汉。不过,蜀汉灭亡后,钟会心生反意,与姜维一起密谋在益州自立,最终事泄被杀。
第四位:邓艾。邓艾,字士载,义阳郡棘阳县人,即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与上面提到的陈泰、司马懿、钟会等出身显赫的名将不同,邓艾来自于一个草根家庭,童年时因家贫还当过放牛娃。不过,邓艾自幼刻苦学习,并凭借自己的才华被推荐为典农校尉。
此后,邓艾得到司马懿的赏识,在两淮一带屯田,使得江淮一带的农业、水利、经济发展达到巅峰,邓艾也因此成为曹魏政坛的一颗新星。
曹魏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邓艾被任命为参征西军事,不久后转任南安太守,从此成为曹魏西北战场的一员悍将。在此期间,邓艾与姜维有过多次较量,先后多次粉碎姜维的北伐,并因战功被晋升为兖州刺史、长水校尉、安西将军、镇西将军等职。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伐蜀之战爆发。当战争陷入胶着之际,邓艾率数千兵马穿越阴平小道突入汉中,创造了三国军事史上的奇迹。随后,邓艾在绵竹之战中斩杀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攻占雒县,逼近成都。后主刘禅得知这一消息后,惊慌失措,不久后开城投降,蜀汉帝国也因此灭亡。
伐蜀之战结束后,邓艾居功自傲,与司马昭出现意见分歧,再加上钟会、卫瓘等人的陷害,最终被杀,直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帝国后才被平反昭雪。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