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见字如面”这句中国传统语言,青年艺术家这样用视觉体现

2020-07-28新闻26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27日报道:从宋元开始,中国人习惯在书信首句写“见字如面”,千百年来人类以“信”的方式沟通着彼此的情感。不知从何时开始,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写信了。于是,15位青年艺术家将文字转变为视觉,尝试消解文字的意义,用当下的语言来表达传统。

书写,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以“见字如面”作为本次展览的题目,就是想尝试从文字出发,通过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最后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本次展出的作品形式多元,如艺术家王小双,生活在城市中,对导航地图中的块状建筑产省浓厚的兴趣,并将生活中废旧广告塑料片结合重组,赋予了这些地图建筑一种新的构成方法和观看视角。

万琼的《无意识的共生》竹子为装置载体,而竹子映射出中国传统禅意在其中。万琼觉得,“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世界,归根到底,只是自己的内心,字如其人、画写心意。”

麻进的《生死诗篇》和《见字如面》,利用灯光将运行中的金属字体投射在墙壁上。这些金属是将文字巧妙的结构与解构,本意之外又多了难以捉摸的壁垒,而内核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出口。

Jujuwang将文字以心电图形式进行呈现,作品灵感来自范科霍恩家族的故事,他们留下的遗产,以及缺乏传宗接代的姓氏,目的是将这个名字作为一条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写作线在时间上延长。

就如胡润艺术荟总监、本次学术主持杨建勇所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时至今日,“如面”变得异常容易且方法众多,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去见,去见什么?这也是本次群展想说的,每位艺术家表达了自己对文字的看法,从各自角度去挖掘对这一事件的理解。

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分馆、雅昌艺术网、胡润艺术荟联合主办,将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普陀区美术馆)展至8月20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